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新疆特高发肿瘤。肿瘤的早期发现是有效治疗的关键,因而早期预警指标研究是建立肿瘤早期诊断方法的重要前提。由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其HPV筛查是宫颈癌早期预警的重要指标。但是,从HPV感染到宫颈癌发生至少有5-10年的潜伏期,因此HPV筛查需要辅助诊断指标。故本研究拟开展宫颈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以此并探讨宫颈癌发生及HPV感染与肿瘤组织特异性下调蛋白质指标的关系,为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及早期预警提供依据。方法:(1)生物标本收集:为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候选指标的定量RT-PCR鉴定,收集了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87例,其中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53例,正常或正常宫颈组织(normal cervix,NC)34例;同时,采用病例回顾的方式,收集了石蜡包埋组织标本116例,包括宫颈鳞癌47例,CIN II-III 37例和正常对照组32例,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2)HPV检测:利用宫颈组织标本提取组织DNA,检测HPV阳性和感染型别,选择HPV阴性的正常、阳性的CSCC标本,研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蛋白质候选指标表达调控与HPV感染的依赖关系;(3)蛋白质组学分析:按照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分开的方式,选取HPV阳性的新鲜宫颈癌组织标本4例和HPV阴性的正常对照组织4例(共8×2例),依托北京华大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开展了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候选差异表达蛋白质;(4)选择几种蛋白质组学筛选的候选差异表达蛋白质(基因),并设计mRNA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宫颈癌和正常对照组织RNA进行mRNA表达水平分析,验证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特异性和准确度;(5)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对候选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1)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以大于1.2倍的蛋白质表达差异为量化标准,并选择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中有共同变化的候选蛋白质指标,筛选出66种肿瘤组织与正常对照之间存在差异的蛋白质,包括32种上调表达蛋白质和34种下调表达蛋白质。(2)根据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倍数信息,并参照以往文献报道,选取CAV1、FBN1、TGM2、KANK2和AGT等5种下调表达蛋白质(基因),通过荧光定量RT-PCR分析,证明这些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上述5种基因的转录水平检测对宫颈癌组织诊断的灵敏度较高(70.6?88.9%),准确度高(65.6?77.5),特异性达68.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ANK2与CAV1、FBN1和AGT有重度相关性(r:0.40?0.55);由于宫颈癌组织标本的HPV阳性率达94%,其中绝大部分为HPV阳性,而正常或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的HPV阳性率为11.7%,上述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HPV感染,尤其是与HPV16密切相关。(3)根据免疫组织化学分析,KANK2、CAV1和FBN1在正常组织内表达水平较强,呈强阳性,在CIN和肿瘤组织中,向中等阳性和弱阳性偏移,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且肿瘤或CIN与正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肿瘤与CIN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宫颈癌发生和发展与多种蛋白质的宫颈组织特异性差异表达存在密切关系;(2)CAV1、FBN1、TGM2、KANK2和AGT等5种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下降是宫颈癌早期预警的指标,可能与HPV16感染有依存关系;(3)本研究为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和早期预警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