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的泌301井区位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构造为-马鞍状形态,处于较深湖泊位置,为典型的扇三角洲沉积环境,其陆上扇三角洲平原相基本不发育,主体为扇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由于泌301井区地层是一套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沉积物,导致其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属于粗粒低渗储层。
泌301区块面积12km2,共有82口钻井,其主要含油层段为核三段,其核三段共划分为七个油组,已经进入开发阶段,小层的划分相对完善。在本次研究中选取的层段为核桃园组三段Ⅲ-Ⅵ砂层组,选取了Ⅲ2;Ⅳ3;Ⅴ4;Ⅴ8;Ⅴ9;Ⅵ1;Ⅵ2:Ⅵ3;Ⅵ4;Ⅵ5共10个小层作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以反映储层沉积特征的沉积相为基础,通过岩石相、测井相以及粒度分析资料展开其沉积特征的研究,利用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对其展开更进一步研究,最终在流动单元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有利目标区的预测,以达到为实际生产服务的目的。
核三段主要岩性有含砾细砂岩、砾状砂岩、细砂岩、白云岩和泥岩等,含砂率为66.5%。砾状砂岩、含砾细砂岩为泥质胶结,较疏松,颗粒呈次棱角状,砾径在1-3mm之间,分选较差。泥岩颜色较杂,主要为褐色、灰褐色和深灰色等,核三段地层电阻率高,一般16.0-500Ω.m,自然伽马在65-330API。另外通过取心井岩心资料分析得出:泌301井区储层孔隙度总体范围在0.6%-13.22%之间,渗透率最低为0.01×10-3μm2,最高达到91×10-3μm2,变化范围非常大,非均质性强。
对本井区的岩石相特征进行研究,它是判断储层性质优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划分储层的基础,通过对泌301井区三口取心井(安2036、安29、泌261井)岩心的沉积学观察,核桃园组核三段Ⅲ到Ⅵ油组岩石相可以划分出22种。根据粒级,可以划分出五大类,即:砾岩相(含3种岩石相),粗砂岩相(含7种岩石相)、中砂岩相(含2种岩石相),细砂岩相(含4种岩石相),粉砂岩相(含5种岩石相)。
测并曲线作为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确定的基础,在泌301井区利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和地层视电阻率曲线进行了测井相的分析,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之上建立了测井曲线与微相转换关系的图版,在测井图版建立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了测井曲线幅度值、形态、齿化程度、顶底接触关系以及不同测井曲线形态之间的组合,利用测井曲线的这些变化关系能够敏感的识别储层沉积环境的变化,泌301井区测井相的类型可以划分为:箱形、钟形、漏斗形、组合形等形态。
在储层相标志建立之后,又利用泌301井区粒度资料对储层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粒度参数偏度(SK)和标准偏差(σ)所成粒度离散图发现沉积物大多处于正偏,其沉积物以粗粒为主,标准偏差大于1,说明其沉积物分选很差,总体来看属于快速堆积沉积环境。根据泌273井和安65井粒度C-M图版结果显示为一套牵引流的沉积过程,又进行了系统的粒度概率累计曲线分析,泌301井区概率累计曲线的形态分为单段样式、上拱弧形样式以及两段式。
通过岩石相标志和测井相标志的建立,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的结果确立了储层沉积微相类型识别的地质基础,从而将本井区储层沉积微相类型划分为了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泥石流微相沉积以及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分流河道、重力流水道、分支间、席状砂以及河口坝微相沉积,另有前扇三角洲亚相、扇间亚相以及湖相沉积。
在泌301井区储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的表述之后,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对此类粗粒混杂、致密低渗储层进行合理刻画和描述的方法,从而能够准确的表达储层的非均质性,为实际的生产开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本文中选择储层流动单元的方法进行储层的非均质性研究,通过流动单元的划分实现了储层的定量化研究。
流动单元是本身客观存在于储层中的一个储集空间,我们要做的是寻找一种能够表达流动单元本质的方法,进而能够将储层中性质相似的空间划分为一类流动单元,性质差别较大的划分为不同类流动单元。我们知道同一类流动单元其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带指标等特征参数具有相似性,而测井曲线能够很好的反应这些特征参数,进而体现不同流动单元之间性质的差异性。在此首先选择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带指标利用数学聚类的方法实现取心井流动单元的划分,然后选择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以及地层视电阻率四条测井曲线建立数学判别函数对未取心井进行判别分析,最终将本井区储层划分为了A、B、C、D、E类流动单元,将性质相似的储集空间划分为了一类,准确实现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描述。
在流动单元划分完成后,建立流动单元划分结果与实际试油资料的对应关系图,通过建立的对应关系图我们发现在实际日产油较高的层段必定是优质流动单元(A、B类)为主要类型的层段,而实际日产油低的层段多半是较差类型流动单元(C、D、E类)为主要类型的层段,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际产油量的由高到低随着储层中优质类型流动单元含量的由多到少而递变,同时我们还发现某些储层为A类流动单元,但其试油产量为0,通过分析得出,这一A类流动单元其储层是较好的储集空间,但是油气并未充注到此,因此其试油结果为0。
在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划分完成之后,我们将其与本井区砂体等厚图叠合,同时结合微相类型在平面上的展布规律,确立本井区物性较好的区域与优势砂体区域,然后叠加上试油井的日产油结果,着重对五个试油较多的层位进行了有利目标区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