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桩支挡结构地震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部地区多处于高烈度地震区和地震频发区,地震引发的边坡稳定性问题相当突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边坡工程抗震问题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微型桩是一种施工方便和环境影响小的新型边坡支挡结构,它属于柔性结构,延性较好,在地震中发生弯曲变形,耗散能量多,能有效地避免脆性破坏的发生,在边坡抗震抢险中常被优先使用。微型桩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是边坡工程抗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微型桩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特性可以为提高边坡支挡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打下基础,促进国家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本文依托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5RJZA068)《地震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新型防治结构研究》和青海省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10-03)《青海玉树地震滑坡(公路)治理与边坡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两项科研项目,以“人”字形体系微型桩和平行体系微型桩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和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边坡坡体及两类体系微型桩的变形特征、两类体系微型桩的土压力分布特点和内力分布特点。比较得到“人”字形体系微型桩较平行体系微型桩抗震承载能力更高、抗变形的能力更强和抗震效果更佳。结合现有的抗震理论和工程经验提出了微型桩的抗震设计。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最先开始于坡体后缘的张拉裂缝,在地震作用下坡体中竖向张拉裂缝较多,剪切裂缝较少,水平地震作用对坡体的变形影响较大;2)水平地震作用对微型桩土压力和内力影响较大,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小于0.4g时,竖向地震作用对微型桩土压力和内力的影响较小。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4g时,竖向地震作用对微型桩土压力和内力的影响较大;3)两类体系微型桩在地震作用下,山侧土压力滑面以上为“K”形分布,滑面附近土压力最大,滑面以下为倒梯形分布。中间侧土压力滑体中部以上为梯形分布,滑体中部以下为“K”形分布。河侧土压力“人”字形体系微型桩呈现为梯形分布,平行体系微型桩呈现为滑面以上为“K”形分布,桩顶附近土压力最大,滑面以下为梯形分布。“人”字形体系微型桩同平行体系微型桩相比山侧土压力较大,中间侧和河侧土压力均较小;4)两类体系微型桩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呈现“S”形分布特点,剪力呈现“>”分布特点,轴力呈现山河两侧桩“一拉一压”的分布特点。“人”字形体系微型桩同平行体系微型桩相比呈现弯矩大、剪力小、轴力大和桩顶位移小的特点;5)设防烈度大于等于9度时应该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在微型桩的抗震设计中应重视抗震概念设计,提高微型桩的抗震延性。
其他文献
在自然环境下,海洋是最苛刻的腐蚀环境之一,海工结构要经受海水、海洋大气或更为严酷的飞溅区、潮差区的腐蚀,而普通钢材在海洋环境中极易腐蚀,很短的服役期内将丧失使用功能
为了拓宽脱硫石膏的应用范围,本文将脱硫石膏用于现浇墙体材料。  脱硫石膏用于现浇墙体材料时,存在拌合物凝结时间与流动性、硬化体抗冻性和与水泥基材料相容性等技术问题,针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我国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的大力推行,开发研制集结构安全、保温节能、技术先进于一体的建筑结构体系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研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过度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河道水体,水体质量恶化,导致河道水体出现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城市坏境,制约了城市
随着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强混凝土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层建筑的底部,由于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因此采用高强混凝土柱和剪力墙不仅可以方
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连接,是我国首次发明的一种适用于住宅产业化生产方式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钢筋连接方法。该方法是在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埋钢筋下端的旁边,预留有内壁为波纹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克服砖混结构和普通框架结构在住宅中的缺点,工程界首先将框架柱作了改进,将框架中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标准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与提高,一些传统规则的房屋建筑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造型新颖外观独特的建筑。我们
近年来假想荷载法成为了结构设计的一种可选方法,引入假想荷载法的目的是为了柱稳定计算时直接取几何长度计算,避免了柱有效长度的计算。但以往对假想荷载法的研究只限于纯框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有着宝贵的艺术价值。而木结构建筑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