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上靖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一生横跨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和平成四个时期。他的作品《斗牛》获得第二十二届芥川文学奖,由此他便正式踏入了文坛。他那极富创新精神的创作文风,和长于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吸收和继承日本文学传统的表现方法,形成了他独特而又鲜明的个人特色。他的作品意蕴深邃,题材广泛,几乎触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反映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 对于从小接受汉学教育的井上靖来说,中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在他一生创作的作品中,中国题材的历史小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1949年他的第一部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漆胡樽》算起,到1989年长篇小说《孔子》问世,四十年间他先后创作了十七部取材于中国题材的历史小说。其中《天平之甍》作为井上靖的战后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被福田宏年称为“井上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可见这部小说在其创作过程中意义之大。《天平之甍》不仅描写了鉴真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还有盛极一时的长安、洛阳等城市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为观察井上靖对中国的认知,乃至战后日本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 本论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形象学的研究方法,以《天平之甍》中的人物形象、城市形象为切入点,结合《唐大和尚东征传》从内容、表现方法和创作过程等方面进行文本细读。在与《唐大和尚东征传》的对照的文本分析中,阐述井上靖在创作时对的《唐大和尚东征传》中内容的取舍和作家观点的呈现。进而对井上靖笔下的中国形象产生原因和意义做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