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科学理论是自赫尔巴特以来才得以提出并成为可能。但非常有趣也让人难过的是,从那时起教育研究者扛起的教育研究这块牌子到今天似乎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安插地。于是,虽然有很多年历史的教育研究仍面临着这样一种尬尴的境地:一方面它被指责为名为科学研究,实际上则是严重脱离实践的哲学思辩研究;另一方面,它又被反唯科学论者们说成是受教育科学化的影响,开始逐步成了其他学科的试验场,教育理论因而有被殖民化的危险。持前一观点的人认为,教育理论之所以缺乏对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实践应有的指导作用,是因为它的基本概念及由之所形成的理论系统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差,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这多年始终没有找到或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这是造成教育理论“空洞化”的根源,于是主张教育研究要大胆引入其他学科,尤其是心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形成自己的独特研究方法;提出后一看法的人则公开反对教育科学化这一口号,认为教育科学化是一有害的口号,并强调除科学方法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有效地认识世界的方法——人文方法或哲学的方法。以上两种看似相互对立的观点表现出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综观教育研究的整个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贯穿教育研究的两条主线: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另一种范式是从人文科学推演而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通讯说明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也无所谓孰好孰坏,它们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但由于过分偏重于定量研究,缺乏对定量研究局限性的了解和忽视对定性研究的关注,以致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有过偏之嫌。本文拟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理清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以使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这两种研究方法,准确地把握其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将这两种研究方法细化,让它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促进教育研究方法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在素质教育凸显,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加促进它与探究式教学的结合。本文在详细阐述说明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这两种教学研究方法,并通过一个学期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得到了自己在新课标教学方法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笔者对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及目的。第二部分:详细阐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并以实践例证加以说明。第三部分:教学实践研究两例以及结果,对结果的分析,笔者的体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