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庄哲学是先秦道家哲学的代表,也是道家哲学的第一期发展,黄老之学是是道家哲学的第二期发展。魏晋玄学的目的是利用“自然”来挽救“名教”,玄学家们通过否定道家的“道”而提出了各自的思想本体,因而在本质上是与道家思想偏离的。隋唐重玄学者通过“双遣”的方法,对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予以了超越,实现了向先秦老庄思想的回归,维护了道家的尊严。隋唐重玄学促使了道家哲学一次质的飞跃,完成了道家哲学的第三期发展,对隋唐道教的发展以及道家与道教的融合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对先秦至隋唐道家与道教的发展线索的考察,全文以隋唐重玄学为中心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对先秦老庄道家、黄老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作了简单介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魏晋玄学与道家思想的偏离,魏晋玄学对道教的影响,以及隋唐重玄学对魏晋玄学的扬弃。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隋唐重玄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发展与终结。第四部分论述了隋唐重玄学对隋唐道教的影响,以及老庄道家思想与道教修行的结合。第五部分则论述了唐玄宗对道家理国思想的继承与发挥,及其后道家与道教学者的治国理念。第六部分主要讲述了杜光庭对隋唐道家与道教的总结,以及对道教事业的卓越贡献。先秦至隋唐以来,道家与道教是沿着两条线各自发展的,而杜光庭更大的贡献就是完成了对道家与道教的真正合一。第七部分是结语,对全文作了总结。
老庄思想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不是因为“权谋”与“逍遥”。而是他们都有一股深深的忧患意识,具有心怀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悲悯情怀。这就是“道家式的责任感”,也被历代道家与道教学者所继承与发扬。
通过对先秦至隋唐道家与道教的发展线索的考察,全文以隋唐重玄学为中心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对先秦老庄道家、黄老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作了简单介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魏晋玄学与道家思想的偏离,魏晋玄学对道教的影响,以及隋唐重玄学对魏晋玄学的扬弃。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隋唐重玄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发展与终结。第四部分论述了隋唐重玄学对隋唐道教的影响,以及老庄道家思想与道教修行的结合。第五部分则论述了唐玄宗对道家理国思想的继承与发挥,及其后道家与道教学者的治国理念。第六部分主要讲述了杜光庭对隋唐道家与道教的总结,以及对道教事业的卓越贡献。先秦至隋唐以来,道家与道教是沿着两条线各自发展的,而杜光庭更大的贡献就是完成了对道家与道教的真正合一。第七部分是结语,对全文作了总结。
老庄思想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不是因为“权谋”与“逍遥”。而是他们都有一股深深的忧患意识,具有心怀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悲悯情怀。这就是“道家式的责任感”,也被历代道家与道教学者所继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