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高校在校生人数激剧增加,大学圈地运动不断涌现,高校财务风险凸显,并不断恶化。如何拓宽资金来源,筹集更多资金,改善和提升办学条件,已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已经形成了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格局。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政府财政拨款。过去财政拨款在高校经费中占很大比重,但近年来呈下滑的趋势。从未来情况看,虽然国家对财政拨款的总量会有所增加,但投向的重点将是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不可能有大的增加;二是学费。自上个世纪末我国高校并轨,实行交费上学以来,学费不断上涨,当前学费比1989年提高了25——50倍,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比日本还高出3倍,现在已经接近30%,超过专家论证的最高限度,社会各界对此也颇多微词。因此,可以说,大学今后以学费增收的潜力也很有限;三是校办产业和其他。我国校办企业大都集中在名校,一般普通高校没办企业,即使有,规模也小,且缺乏持续竞争力,高校概念股在遭受重创之后,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综上所述,为化解债务危机,提升办学实力,高校在维持上述三种来源的基础上,有必要另辟蹊径,谋求社会捐赠。然而,在高校里还弥漫着传统知识分子的清高和耻于言利的思想。一提起向社会募捐,不少人往往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或难以启齿。他们认为募捐是乞讨,有失面子。多年来,这种观念尤如厚重的坚冰严严实实桎梏着人们的思想。可是,随着形势的变化,潜在于人们头脑中的面子观念,有时却恰恰成了国人心里痛苦的根源,正所谓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向社会募捐绝不等于乞讨!因为,募捐而来的资金不是用于募捐者本人,而是用于大学的发展,用于神圣而崇高教育事业。实践证明:募捐不是示弱,而是高校实力的展现!令人欣喜的是,在债务重压和开支剧增的煎熬下,自80年代暨南大学、安徽大学率先突出重围,公开向社会募捐以来,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经过多年的发展,形势喜人,但后劲不足。具体表现在:我国有优良的捐赠传统,外部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捐赠种类逐渐增多,捐赠规模缓慢扩大,高校募捐的意识也有所增强。但是宏观上,政策法规不配套,缺乏激励力度,政府引导和调控作用乏力;微观上,高校捐赠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内部管理不规范,监督渠道不畅通,主动募捐意识不强,募捐策略不科学,募捐理念落后等等。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政府不到位,高校主体地位不明确、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因此,需要理清政府、高校、捐赠者之间角色和职能的关系。高校、捐赠者是主体,而政府是主体行为的引导者、调控者,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三位一体的结构框架。同时,构建激励机制、募捐机制、运作机制和监督机制,促使政府、高校、捐赠者之间良性互动,共同推动高校捐赠事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