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零平衡输液方案对比标准输液方案对围术期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择期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者随机分为两个分组:非限制性输液组(U组)、零平衡输液组(Z组),每组25例。其中患者的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为Ⅰ-Ⅱ级、年龄在45岁至75岁之间、体重指数小于30kg/cm2。非限制性输液组:生理需要量+麻醉代偿性血管内容量扩张量(CVE)+缺失量+损失量+第三间隙缺失量。零平衡组:入室后以乳酸林格氏液补充缺失及维持量,麻醉过程中以(1-3)ml/(kg.h)的速度维持输液,维持尿量在0.5-1ml/(kg.h),选择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或血制品补充术中出血。在手术开始前(T1),手术开始后1h(T2),手术结束后24h内(T3)收集所有纳入者的血气分析并记录相关结果;记录患者输液种类及总量,麻醉药的种类及总量,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及总量;术前24h、术后起连续3天的肾功能;术前24h、术后第1天的凝血功能、肝功能;术后24h低血压及低脉氧饱和度情况;以及有无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ASA分级、麻醉时长及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入量相比较,麻醉药物总量及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总量、晶体量、胶体量、尿量以及麻醉药物加输液总量U组均高于Z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同时刻的SBP、DBP、HR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Z组T1、T2、T3、T4、T5的SBP均低于T0时刻,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的DBP均低于T0时刻,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T5时刻与T0时刻的DBP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T4、T5的HR均低于T0时刻,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与T0时刻的HR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T1、T3、T4、T5的SBP、DBP均低于T0时刻,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T4的HR均低于T0时刻,有统计学意义(P<0.05),T5时刻的HR与T0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与T0时刻的SBP、DBP、HR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同一时刻Cr、BUN、ALT、AST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肝功能指标(ALT、AST)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术后ALT、AST高于Z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分别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便时间、术后24h内认知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Z组首次排气短于U组,术后住院时长少于U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零平衡输液方案不增加围术期的并发症,并减少术后住院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