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汉语热”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汉语教学法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音乐和语言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联系,因此很多教师开始尝试着将音乐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笔者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理论成果和教学实践多是把音乐作为一个整体,即歌曲本身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味地采取歌曲教学,使得音乐应用形式比较单一,教学设计也比较单调化、模式化。德国著名音乐学家卡尔·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中介绍了音乐的多种要素,并提出了“用节奏将音乐与语言、动作三者结合”的教学原则,笔者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得到了启发,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音乐的应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应该单单局限于歌曲,节奏韵律等音乐要素以及律动声势等动作训练都可以应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同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强调原本性教学,即教学既要符合人类的天性,又要符合自然、人文的原始性和本土化,而对外汉语教学就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所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是相通的。本文以泰国公立健民学校3至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对该校汉语教学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方法的对比,综合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可行性。进而结合教学实践,以该教学法为基础,将教学法中的三个重要原则:重视节奏、强调律动声势训练、原本性教学应用到儿童初级汉语教学中,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展示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探讨该教学方法的利弊和得失,并结合研究结论将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从而给出较完整的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