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冲突频繁发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专利权滥用问题。从2004年我国DVD生产企业与国外技术联盟3C和6C的专利费纠纷,微软视窗系列的歧视性定价等案件不难看出,跨国公司凭借其拥有的专利权实施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等专利权滥用行为严重危害了我国相关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纵观各国立法,美国、欧盟、日本等国以及国际组织的相关立法虽然在具体规定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其共同之处在于,在注重保护专利权人利益的同时,运用反垄断法对专利权人的专利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然而,我国《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在制定之初主要考虑到对专利权人的保护,对规制专利权滥用的内容则考虑较少,处理专利权滥用行为尚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而导致我国相关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立法上的差距、实践当中我国面临的专利权滥用的严峻形势,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归纳、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比国内外规制专利权滥用的立法,分析其中存在的差异,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案件,归纳出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专利权滥用的基础理论入手,从专利及专利权自身的特性出发分析了专利权滥用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概括了几种常见的专利权滥用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第二部分介绍了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其他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立法;第三部分对比了我国规制专利权滥用的立法现状,思考我国现行立法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第四部分从调整立法价值取向、制定《反垄断法》、完善《专利法》等几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规制专利权滥用立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