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目前肛肠科医生对老年肛肠疾病手术的认识现状、四川地区老年肛肠疾病的辩证分型,以及既往老年肛肠疾病手术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施行“降低老年肛肠疾病住院患者围手术期风险的综合管理研究”的临对照实验提供临床依据,同时也为中医治疗肛肠类疾病提供临床辩证用药的思路。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调查来自全国从事肛肠专业的365位临床医生对老年肛肠疾病手术的基本认识,收集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收集2013年7月31日至2014年8月1日在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共189例,根据“外科老年谵妄老年围手术期病例库调查表+中医辨证分型”对存档病例进行检索。结果:1.老年肛肠疾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比率约22%;2.在接受调查的肛肠科医生中,认为心肺功能对是否施行手术的影响最重要约95%,此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也占较大比例约72%;3.仅29%的肛肠科医生认为围手术期的贡献大于手术操作技能的贡献;4.四川地区老年肛肠疾病患者中医辨证主要为湿热证型,约占70.9%,且多夹虚,为病多虚实夹杂;5.所纳入研究的189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了谵妄,其发病率为6.88%,95%CI为3.27%-10.48%。6.经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显示:年龄(OR:1.238,95% CI:1.024-1.497)、中度或严重的肾脏疾病(肌酐≥265umol/L) (OR:2.280,95% CI:0.001-7.930)、5年内未接受任何治疗的肿瘤病史(OR:12.902,95% CI:2.251-73.948)、神经方面的病史(尤以脑血管意外病史为主)(OR:1.070,95% CI:0.023-4.980).手术时间≥3h(OR:1.080,95% CI:0.000-4.000)、ASA分级(OR:5.151,95% CI:1.008-26.314)、住院期间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OR:1.150,95% CI:0.037-6.080)、麻醉时肌肉松弛药的使用(OR:2.003,95% CI:1.050-3.080)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其它观察项目在本次观察中与谵妄的发生无明显关系。7.在对病例的检索过程中,没有发现医护人员在患者术后谵妄发生前采取有效预防干预措施的记录。结论:1.老年肛肠疾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比率较低;2.肛肠科医生对老年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如心肺疾病、感染等认识深刻,但缺少对术后谵妄的认识;3.肛肠科医生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重视程度不够;4.四川地区老年肛肠疾病患者中医辨证多夹湿热、夹虚,为病多虚实夹杂;5.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肛肠疾病患者手术中术后谵妄的发病率为6.88%;6.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年龄、中度或严重的肾脏疾病(肌酐≥265umol/L)、5年内未接受任何治疗的肿瘤病史、神经方面的病史(尤以脑血管意外病史为主)、手术时间≥3h、ASA分级、住院期间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麻醉时肌肉松弛药的使用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7.对老年肛肠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评估干预,采取有效的谵妄的预防干预措施,多学科团队合作,可能是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