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善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及祁连造山带的交汇位置,大地构造位置十分关键,是研究古亚洲洋俯冲、大陆增生、闭合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区域,而雅干断裂带是阿拉善地块最北缘的构造分界线,为古亚洲大洋分支洋盆的闭合位置。雅干断裂带北为雅干构造带,南为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前人对该区域的构造-岩浆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雅干地区火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方法,揭示了岩体岩浆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形成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为阿拉善北部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岩石学和年代学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雅干地区出露的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辉长岩、辉绿岩、花岗闪长岩,缺乏中性岩。位于雅干断裂带附近的辉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辉长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260.5±8.8Ma(n=8,MSWD=3.1)、257.5±5.4Ma(n=10,MSWD=1.8)和为257.1±2.8Ma(n=16,MSWD=0.64),三者的年龄几乎一致。位于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的中粗粒钾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373.5±3.8Ma(n=17,MSWD=0.91)。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具高SiO2(70.60%73.27%)、全碱(7.74%8.77%),低MgO(0.11%0.27%),贫P2O5(0.08%0.14%),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富集Rb、Th、K、Pb、Nd,弱富集Zr、Hf;亏损Ti、Nb、Ta、Ba、Sr、P及La、Ce等,强烈的负Eu异常(δEu为0.450.60),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中,呈“海鸥型”右倾,是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岩石源于中元古代晚期由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新生地壳,直至晚古生代在玄武岩浆底侵加热作用下再次发生部分的产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火山弧环境。辉绿岩为准铝质低钾拉斑系列,具有相对较低的Mg#(47.6748.92)、MgO(6.01%6.07%)值以及Mg#、MgO随SiO2的升高而降低,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富集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弱富集Zr、Hf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中,样品配分曲线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轻微“右倾型”,轻微的负Eu异常(δEu=0.920.95),εNd(t)和εHf(t)均为正值,分别为+0.89+2.68和+7.09+8.59。岩石源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发生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板内伸展的构造环境。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K2O(3.22%3.80%)、Na2O(3.91%4.73%)和CaO(4.07%4.85%),低SiO2(63.14%64.25%)、TiO2(0.46%0.50%)、Al2O3(15.27%16.02%),相对富集轻稀土、弱负Eu异常(δEu=0.760.83),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负的εNd(t)值(-2.61-2.40)、略负的εHf(t)值(-2.04+0.26,平均-0.49)表明为壳幔混源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源于下地壳玄武质岩石在地幔玄武岩浆底侵加热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地幔玄武岩浆与地壳熔融体发生过混合作用,形成于挤压造山、地壳加厚向加厚的地壳垮塌、伸展拉张的构造体制转换阶段。辉长岩具有相对低的Na2O(3.01%3.21%)、TFe2O3(7.50%7.72%)及TiO2(0.59%0.74%)含量,相对高的MgO(6.45%8.19%,Mg#值约为63)、CaO(9.84%12.68%)含量,为准铝质钙碱性,强富集Pb,富集Rb、Sr、K、Nd元素,亏损Nb、Ta、Ti、P,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中显示出富集轻稀土的“右倾型”,中等负Eu异常(δEu为0.780.85),正εHf值(+2.63+3.36)代表其源区为亏损地幔。岩石源于亏损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且在岩浆在上升演化过程中受较大程度的陆壳物质混染作用,形成于原大陆边缘的后造山的伸展拉张背景下。综合研究表明,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在晚泥盆世时期为活动陆缘,指示雅干断裂带所代表的古亚洲洋雅干分支洋壳向南俯冲作用;古亚洲洋雅干分支洋盆在中二叠世之前已经闭合,发生弧陆碰撞,进入后造山陆内伸展的构造演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