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并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难题,制约着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深入探究大学生抑郁,为高校提供干预策略,正是本研究的目标。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反刍思维反应量表(RRS)、时间洞察力量表(ZTPI)为工具,对南京三所高校的6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调节效应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本研究首先对时间洞察力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对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反刍思维及抑郁的情况做出了描述,并进一步考察了反刍思维对抑郁的预测作用,并检验时间洞察力在反刍思维与抑郁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在调查样本中32.2%的大学生存在抑郁现象,且他们的的反刍思维处于中等水平,未来时间洞察力发展水平较高;(2)大学生的抑郁、反刍思维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总体来说高年级在抑郁、反刍思维的得分上显著低于低年级学生;(3)反刍思维及其三个维度与抑郁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反刍思维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被试的抑郁;(4)时间洞察力为反刍思维与抑郁之间的调节变量:拥有未来时间洞察力、积极过去时间洞察力的被试,其反刍思维与抑郁之间的负相关显著;拥有消极过去时间洞察力的被试,其反刍思维与抑郁之间的正相关更显著。研究表明:反刍思维具有损害性作用,能够正向预测抑郁;另外还发现反刍思维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会受到时间洞察力的调节,当个体具有未来时间洞察力时,反刍思维者的抑郁倾向性下降;当个体具有积极过去时间洞察力时,反刍思维者的抑郁倾向性下降;当个体具有消极过去时间洞察力时,反刍思维者的抑郁倾向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