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和“美学”已成为当今两大显学。城市美学是顺应城市和美学发展的产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美学研究总体比较薄弱,还存在系统性、全面性不够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就城市美学的重要基础性问题进行整体研究,以便为城市美学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首先界定了城市美学的概念,提出“研究城市美、城市审美和城市美实践的一般规律的综合性人文学科”的定义,明确了城市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基本性质。对个别重要和易混淆的基本概念也作了辨析与界定。在明确城市美学等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对于城市美学的学科构建做了较系统研究。阐述了城市美学学科构建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其学科背景,明确了城市美学与美学、城乡规划学科的关系,指出城市美学应跨出美学阵营,成为隶属城乡规划的学科。进一步提出了城市美学的学科知识框架和学科体系,认为其知识框架为“三层一底”的结构,包含城市美哲学、城市审美、城市美规则(三层级)与城市美历史(一基底)。以学科构建为基础,本文就城市美哲学、城市审美两部分的基本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城市美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美的本源、本质和特征三个部分。本文从城市起源发展中寻找城市美的足迹,总结了城市美的本源;以城市美的本源和美的本质为基础,概括出城市美的“本质三性”,即人的“生物性满足”、“社会性体现”和“精神性表达”,并对城市美本质的涵义做了初步分析,阐明了本质三性的关系和基本作用,指出城市美“非单纯视觉形式”和应该坚持“自下而上”理念等观点;总结出城市美具有“全美、非均美、整体美”三个特征。城市审美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城市审美主体演变过程的研究,指出主体的泛化和分异趋势,并据此提出主体划分的必要性。从社会调查和理论分析两个角度,建立了以空间属性为主,自然、社会属性为辅的城市审美主体两层次划分标准。通过对审美客体扩展的分析,指出城市是独特的审美客体,具有功能、公共、时空、系统、无间五个独特属性。审美判断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体现。本文最后就城市审美的判断体系做了专门研究,在对传统的“分离模式”、“介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审美场的融合判断体系”,并就该判断体系的构成、方法、运用及意义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