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氟辛磺酸(PFOS)因其具有防污、疏水、疏油等特性作为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用品和消费产品。其性质稳定,具有生物富集效应,作为新型环境污染物,已经在全球多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被检出。PFOS属于中等毒性化合物,具有全身多脏器毒性,且可能是一种新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非洲爪蟾(Xenopuslaevis)作为脊椎动物发育生物学最典型的代表,在检测化合物内分泌干扰效应中同样具有重大优势。爪蟾作为模式动物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逐渐得到重视。本文首先运用21天两栖类变态(AMA)实验,将NF51阶段非洲爪蟾蝌蚪暴露于0.01、0.05和0.25mg·L-1的PFOS中直到对照组蝌蚪大部分达到NF58阶段,按照OECD标准实验方法检测PFOS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结果显示,7天后,3个PFOS暴露组爪蟾蝌蚪后肢长均极显著减少,发育阶段显著延迟;19天后,各PFOS暴露组爪蟾蝌蚪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增加,0.01mg·L-1组后肢长极显著减小,0.25mg·L-1组后肢长显著减小,而0.05mg·L-1组后肢长则没有影响。19天后,PFOS组甲状腺组织结构出现滤泡数目减少、上皮细胞增生、胶质减少甚至空泡化等现象,0.05mg·L-1暴露组甲状腺滤泡之间还出现溶通现象。这表明PFOS具有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并可能是由于该化合物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组织引起。其次,运用非洲爪蟾完全变态实验,将NF48阶段非洲爪蟾蝌蚪暴露于0.01、0.1和1mg·L-1的PFOS中6个月,检测PFOS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结果显示,0.01mg·L-1的PFOS加快爪蟾变态,所有暴露组幼蛙性腺出现间性、睾丸珍珠状和先天性萎缩等畸形现象,造成雌雄性比异常升高,且间性比例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组织学观测显示,PFOS能够造成爪蟾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胶质减少甚至空泡化,并且能够导致睾丸组织中产生类似雌性个体的卵巢腔。这表明,PFOS对爪蟾的变态过程具有小剂量刺激效应,能引起甲状腺组织结构的损伤,导致睾丸组织的雌性化,具有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干扰效应。实验同时表明非洲爪蟾可以用于两种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同时检测。再次,运用非洲爪蟾完全变态延长实验,将NF48阶段非洲爪蟾蝌蚪暴露于0.01和1 mg·L-1的PFOS中直至爪蟾变态后1个月,检测PFOS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结果显示,PFOS抑制蝌蚪发育,延长爪蟾变态时间,造成爪蟾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胶质减少甚至空泡化;1mg·L-1的PFOS造成刚变态爪蟾体长和体重显著增加;PFOS能够造成卵巢发育不对称,对睾丸影响较大,能够导致睾丸分段、萎缩、变细变长、损伤和不对称等,其中睾丸分段现象最严重,组织学表明,暴露组睾丸中卵巢腔现象非常普遍。对照组和暴露组中雄性个体比例变化不大,但性腺异常比例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PFOS能够抑制爪蟾变态,具有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干扰效应。另外,运用非洲爪蟾幼蛙实验,将变态后1个月的幼蛙暴露于1mg·L-1的PFOS中6个月,检测PFOS对爪蟾睾丸发育的影响。组织学观测显示,PFOS没有对爪蟾睾丸显微结构造成显著影响;透射电镜观测表明,PFOS能够导致爪蟾睾丸精子边缘和内部空泡化,线粒体内部空泡化,细胞核轮廓不规则以及脂滴边缘硬化等现象。这表明,PFOS虽不能在显微结构上对爪蟾睾丸发育造成影响,但能够造成睾丸超微结构损伤。最后,用热带爪蟾蝌蚪进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进行了初步研究。第一部分食物筛选实验,通过蝌蚪存活率、变态率、体长体重和发育阶段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0号食物(Sera观赏鱼薄片饲料)最适合热带爪蟾蝌蚪生长发育。第二部分运用热带爪蟾蝌蚪开展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筛选实验,为运用热带爪蟾作为模式动物检测环境污染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综上所述,通过对爪蟾不同阶段不同周期的多种暴露实验表明,PFOS能够抑制爪蟾蝌蚪变态发育,导致其甲状腺组织结构损伤,能够造成爪蟾性腺产生多种畸形现象,导致其睾丸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损伤。PFOS对两栖类的甲状腺系统和生殖系统具有干扰效应,既是甲状腺激素干扰物,又是性激素干扰物,可以被确定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本文为证明PFOS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和雌激素效应提供了形态学和组织学上的证据。同时也表明爪蟾作为模式动物可以很好地用来检测化合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