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转喻的识解、转换与翻译创造性研究 ——以《红楼梦》英译为例

来源 :叶文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研究从修辞学的视角更多地转向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这种认知转向使得关于隐喻和转喻的研究迅速成为学界的热点,也使得隐喻与转喻和翻译仅限于修辞的关联扩展到了涵盖翻译过程在内的诸多方面。由于传统的隐喻和转喻修辞观,过去对隐喻和转喻的翻译研究仅局限在词句层面,过度纠结于隐、转喻翻译的形式和语义,而鲜少关注到译者翻译策略的抉择。认知科学介入以后,隐喻和转喻的涉身性基础被明确,隐喻和转喻也被上升到了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思维组织方式的高度,隐喻是人类“根据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而转喻同样也被重新定义:转喻是通过一个概念体(载体)到达同一ICM中的另一个概念体(目标体)的认知过程。被重新定义的隐喻和转喻拥有了更强有力的解释力,也使得它们与翻译有了更宽的接触面。本文尝试以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为基础,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描写翻译学文本细读和认知路径选择分析法,以《红楼梦》的两个经典全译本中的回目、人名和诗歌为语料,考察了两个译本对于其中的隐喻和转喻表达的翻译,并基于隐喻图式——例示的路径选择,分析两者翻译决策的原因。通过实证研究,笔者进一步提出了隐喻和转喻的创造性翻译策略。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本文的研究背景是《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小说名著,其语言艺术造诣登峰造极,更是把诗、词、曲、歌、谣、谚、联、灯谜、酒令等集于一体,堪称语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正是由于其极大的语言艺术成就,对其的翻译活动在历史上从未停止,其中英国汉学家霍克斯与闵福德的合译以及杨宪益与戴乃迭的合译最具代表性,接受度最高。这两个全译本为《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并间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对外推介。接下来文章进一步介绍了研究内容——两个《红楼梦》经典译本对小说中回目、人名及诗歌中的隐喻和转喻的翻译及其策略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隐喻和转喻对于翻译创造性的允准和限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隐喻和转喻的创造性翻译策略。紧接着,文章引出了该研究的意义——为隐喻和转喻的创造性翻译提供参考途径,从而为文学翻译提供更多的创造性可能,并进而为翻译过程研究和译者的培训提供参考。本章的最后一节阐明了研究方法,即描写翻译学的文本对比分析法和认知路径选择分析法。采用文本对比分析法是因为该方法摒弃了单方面依据原文来探讨翻译问题的思路,转而采取回顾性的视角,注重译文与原文的互动,重视译文的相对独立的系统性和可解释性,从而客观地描述隐喻和转喻维度上的文本关系。采纳认知路径选择分析法是因为该方法不会对译者产生影响,所以分析结果相对准确,并且该方法对于隐喻和转喻的翻译分析尤为适用。研究者可以根据不同译文对于同一译文的不同认知关系,从而确认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路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该部分首先陈述了认知科学的发展,介绍了从第一代认知科学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第一代认知科学认为认知的基础单位是“符号”,认知活动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对符号的一系列处理,人的认知活动可以被计算机模拟。这一阶段的认知科学挑不出“二元论”的范畴,认为身体和思维是各自独立的,人类的理解能力是独立于感知能力和身体体验的,把感知和概念分开,认为推理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不具备隐喻和转喻性。第二代的认知科学认为由于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推理来自我们的身体,“认知”的定义应该被拓宽。在第二代认知科学中,认知被认为是心理过程或结构,涵盖了视觉加工、听觉加工、嗅觉加工、动觉加工、记忆、情感、思维、语言等。心智不是一个独立于大脑和身体之外的存在,更不能独立于我们在世界上活动的知觉动觉系统。第二代认知科学还承认了认知的涉身性,认为我们集体拥有的生物能力,以及我们作为生物在环境中活动时获得的身体和社会经验。接下来笔者介绍了认知基础上的隐喻和转喻,陈述了它们从传统的修辞手段到认知隐喻和转喻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语义理解中所起的推理作用;回顾了隐喻翻译和转喻翻译研究的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顾了翻译的创造性研究现状。该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对《红楼梦》的版本和英译本进行了介绍,回顾了《红楼梦》的隐喻翻译研究和转喻翻译研究现状。第三章从理论上梳理了隐喻、转喻与翻译的创造性的关系,并分别陈述了意象图式——例示与翻译的创造性;隐喻与翻译的创造性以及转喻与翻译的创造性的关系。第四章主要围绕《红楼梦》两个经典译本对回目、人名以及诗歌的隐喻和转喻的处理进行了对比分析。本章首先陈述了语料选择的理由,接下来便分条目对《红楼梦》的回目、人名以及诗歌的隐喻和转喻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回顾的方式确认了译者对同一原文的不同翻译认知路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隐喻和转喻对于相关内容翻译的允准和限制。第五章隐喻、转喻与翻译创造性策略:本章中根据第四章的对比分析内容,分别针对隐喻和转喻的创造性翻译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隐喻图式明晰化、偏倾隐喻图式——例示的等价代换、逆向构造隐喻表达以及范畴——范畴特征转喻图示的例示与翻译创造性、反问——否定转喻图式的多样化例示等。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部分内容主要陈述了研究结论、研究价值与启示以及研究局限与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树脂材料着色特性在首饰中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树脂着色基础研究与树脂着色在设计中的案例分析两个部分进行分章阐述。以常用色实验中的冷暖色着色实验来奠定树脂材料在首饰中的装饰基础,以案例分析中的内部着色和外部着色来论述树脂材料在首饰中的创新潜力。通过结合案例分析,进行磨砂树脂外部渐变色的着色实验,从而进行第三部分树脂着色在首饰创作中的实践与第四部分树脂着色在市场中的成果转化。首先通过对树脂材
学位
微弱目标探测是现代预警装备的重要任务之一。目标多样化和环境复杂化使微弱目标探测面临严峻挑战。相较于传统先检测后跟踪的处理流程,检测前跟踪算法通过联合处理多帧原始回波数据,充分挖掘原始数据中的信息,对目标进行同时的检测和跟踪,可大幅度地改善微弱目标探测性能。然而,现有的检测前跟踪方法存在诸多问题:1)传统检测前跟踪策略的多帧积累效率较低,且会导致目标输出包络退化,从而影响目标检测和估计;2)现有的检
学位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环境修复、疾病治疗以及燃料电池生产领域。工业上采用传统的蒽醌法制取H2O2,制备过程不仅易产生大量副产物,而且因贵金属(如Pd)基催化剂的使用而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使用的H2和O2混合气体原料具有潜在的爆炸风险。近年来,光催化制取H2O2途径备受关注,它以水和氧气为原料,是一种绿色、安全的理想方法,但是目前常用的光催化材料大多存
学位
随着云计算和移动边缘计算的发展,面向服务的计算(Service Oriented Computing,SOC)也面临新的挑战。云计算诞生以来,将计算、控制和存储转移到云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而云中的资源皆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近年来,移动传感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用户客户端设备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出现了更多的新概念,比如移动边缘计算、移动云计算、雾计算和微云等。所以在日益复杂的云计算和移动边
学位
高精度高稳定的时间基准在现代通信、导航定位、航空航天、国防建设以及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牵引作用。基于原子钟、光钟等建立的时间基准更是强国竞争的热点,体现的是科学技术应用的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原子钟、光钟等是一类频率稳定的定时装置,也是极其精密的复杂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多约束。在导航通信等移动便携式应
学位
开发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涉及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设计和制备高效、廉价且环境友好的催化剂。近年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产生的电力驱动电催化氮还原反应(NRR)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受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至今无法取代传统高能耗的哈伯-博施过程。析氧反应(OER)可以为氮还原过程提供质子源来氢化氮气,但目前性能最好的析氧反应催化剂Ir O2/Ru O2成本高、稳定性差。
学位
身份与话语两者彼此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身份影响话语,交际者会基于一定的身份类别来说话,可以根据交际者的身份来推测他的话语;另一方面,话语反映身份,交际者的话语中表达了要建构的身份,可以根据话语来进行身份建构研究。本文的研究采纳上述第二方面的观点,力求通过对具体语料的分析,阐释外交话语中语用身份建构的类型、话语标记及策略。现今,话语中的语用身份建构受到学界的较大关注,
学位
生物体内的活性硫和活性氧等小分子在维持机体氧化还原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含量波动与许多生理健康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实现对它们的实时检测对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探针技术能够以非入侵的形式对生物体中的目标生物活性分子进行原位、实时、动态光学成像,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更好地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作用机制,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中反应型荧光探针能够与待测物发生特异性的有
学位
跨膜蛋白CD44广泛表达于多种细胞,其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在淋巴细胞归巢、干细胞分化、炎症级联反应、肿瘤转移等生理或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D44-选择素相互作用是经典炎症级联反应中介导细胞粘附的重要分子体系,但是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尤其是CD44与三种不同选择素相互作用差异,还尚不清晰,包括分子层次的反应动力学与微观结构层次的相互作用位点特征。另外,CD44与另一重要配体透明质酸(Hyaluroni
学位
光催化制太阳能燃料,即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驱动水分解或二氧化碳(CO2)还原,制备氢气(H2)、一氧化碳(CO)等可存储的化学燃料。光催化制太阳能燃料过程涉及光吸收、载流子传输、表面反应等关键步骤,且不同种类太阳能燃料的制备路径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光吸收材料与助催化剂材料乃至界面材料之间高效协同工作。胶体纳米晶具有活性位点丰富、组分和尺寸易调以及溶液加工性等优点,在太阳能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