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ezhang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通过Internet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现在人们还要求在移动中获得Internet服务。为此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下属的移动IP工作组在1992年制定了移动IP的最初标准草案。在过去的10多年中,随着人们对移动IP标准草案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使得无线局域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当移动主机在一个接入路由器区域内移动时对数据分组的接收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当移动主机在两个接入路由器之间移动时,移动主机与接入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就会出现短时间的中断,从而造成数据分组的丢失。为此,IETF提出了很多切换的技术标准,很多研究工作者在这些标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案,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切换过程的服务质量。本文的研究也正是为了这个目标。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快速切换、平滑切换、层次型移动IPv6管理模型、以及层次型移动IPv6管理模型与快速切换相结合的切换(F-HMIPv6)等现在比较流行的IP切换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这些切换技术虽然各有特色,但是除了平滑切换其他的切换技术都不支持QoS和缓存管理机制,使得在切换过程中都有一个短暂的中断,从而对系统的服务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针对现有切换机制的上述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移动IPv6切换机制,并对该机制进行了仿真分析。该机制在F-HMIPv6切换机制中增加了缓存管理机制,通过在MAP中增加缓存器,来缓存在进行链路层切换时来不及传送的数据,完成链路层切换后再将这些数据通过隧道发送到移动主机。
  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切换改进机制保留了F—HMIPv6机制切换延迟小的优点,明显的降低了移动主机在切换过程中的UDP数据分组的丢失,提高了切换过程中TCP连接的吞吐量,而且若缓存大小设定的适当,则系统性能的这种改善就会更加明显,是一种性能较好的移动IPv6切换机制。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