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和依赖越来越高,工程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社会对工程师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多尺度性、多学科和跨学科性、不确定性等诸多方面,高等工程教育也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只有不断地探索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杰出的工程人才,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从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相关概念和分类入手,进而探悉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历史脉络、取得的相关成绩和存在的诸多问题,论证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了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美国、欧洲为例分析国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培养过程、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从中得到些许启示,便于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借鉴。文中特别提到了CDIO模式,这种以项目为核心,强调“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值得我们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文中通过对两所高校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领悟到现实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工程实践、学校科学客观的定位、不断创新改善原有培养模式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国内外培养模式,国内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通过高校、政府和企业多方努力,加强高校自身的改革,通过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改善评价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措施不断改善自身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政府、企业与高校共建产学平台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政府在政策和法律上给与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担负社会责任,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同时继续加强国际认证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工程人才培养全球化,不断努力探索多样化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文章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文中提出的许多建议和想法,对完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希望能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