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业作为社会资源的核心配置部门,是促进我国整体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发展从超高速增长向常态化转变,我国步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驱动调整的新时期,但各地区金融发展表现出的非均衡特征却不断加重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阻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本文在“十三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存在性及影响机制问题,可以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资源配置作用,促进各地区金融协调发展,并为政府制定区域金融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的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研究以经济发展收敛理论为基础,即在经济发展趋于收敛的过程中,作为经济核心部门的金融也会体现类似的收敛特征。另外,依据Lucas(1988)的世界经济增长理论,前沿地区的创新扩散会引起世界经济发展水平趋同。对于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而言,其他地区需要不断学习模仿才能接收来自前沿地区的创新扩散,所以判定学习能力是地区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核心机制。本文借鉴Aghion等(2005)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收敛影响机制的数理模型,以上海市作为我国金融发展的前沿地区,研究学习能力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影响机制,数理模型的回归结果通过了变换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指标的稳健性检验。Lucas(1988)强调城市作为人才与先进技术的聚集地,发展特征领先于全国或省级层面;同时地级市样本较多,可以弥补以往省级层面研究区域划分过粗、样本数量太少的缺陷,因此在我国各地级市层面上展开分析更具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学习能力的递进延展过程,并参考其他学者的做法,将区域学习能力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扩散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三个方面考虑。通过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存在性与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显著,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中部、西部、东北三个地区与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差距逐渐拉大。(2)我国金融发展整体上不存在α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说明全国各区域金融发展朝着同一水平行进,各地级市间金融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分地区来看,仅东部地区存在α收敛,说明只有东部地区内各地级市金融发展水平较为均衡,其他三个地区内部各地级市间金融发展差距依然存在。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都存在绝对β收敛,其中东部收敛速度最快,西部次之,中部地区仅在2009-2014年时间段呈现绝对β收敛。东北地区既不不存在α收敛也不存在绝对β收敛,金融发展居于全国末端。(3)学习能力是我国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向前沿地区收敛的关键原因。对于各区域而言,学习能力的三个方面对不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向上海收敛有着不同的影响力。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加快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