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话语被广泛认为是语言教学的关键,这一事实源于教与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界关于课堂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共识是:如果理解了语言、互动和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便可以为教师改善教学提供动力。这一共识不仅揭示了课堂话语和教学之间密切关系,也阐明了教师话语研究在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有的研究从话语量、提问和反馈等方面分析了教师话语的特点,探讨了教师话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问题。然而,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高中或大学课堂,以初中为背景的研究相对较少。初中阶段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且学生间的差距开始拉大,因此,课堂的语言输入在这一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以往的研究重点并没有放在教师话语结构上,然而,这一结构对教师话语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话语结构、提问类型和反馈方式等方面对初中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教师话语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从话语结构、提问类型和反馈方式三个视角进行论述,旨在更深刻的理解教师话语。本研究以录音转写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话语进行分析。依据2004年连蓉的标准,采用立意抽样法和便利抽样法,从我国东部某城市选取三位新手型教师和三位专家型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和跟踪访谈。同时对1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问题设计如下:(1)在话语结构上,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有哪些异同点?(2)在提问类型上,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有哪些异同点?(3)在反馈方式上,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有哪些异同点?利用Excel和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都倾向于使用IRF话语结构。但在变体话语结构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他们使用最多的都是[I~nR~n]F结构。(2)就提问类型而言,两组教师都倾向于在课堂上提出展示性问题,而非参照性问题。然而,不同的是专家型教师设计的问题总数远远多于新手型教师。同时,新手型教师提出的参考性问题也比专家型教师少。相比之下,专家型教师倾向于提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3)两类教师都倾向于向学习者提供简单的表扬,如“好”、“做得不错”等。此外,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消极反馈频次上趋于相同,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是纠正语法正确性。然而,相比新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反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专家型教师想激发学习者尽可能多地输出目标语,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专家型教师的积极反馈多于消极反馈,但新手型教师给与学生的积极反馈的和消极反馈趋近相同。本研究探究教师话语,旨在提高教师的互动能力,形成更具参与性和动态性的课堂,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此外,亦为初中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建议,从课堂话语这一角度,保障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