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个人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作文评改效益低下的现实却备受社会各界的批评和斥责。要有效提高作文评改的效率,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地位,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作文评改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作文评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国外主要介绍了美国的“6+1要素”作文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日本的多元评改法,前苏联的自改法以及英国的面改法。国内按照时间顺序和地域分布,有选择的介绍了唐彪、梁启超、叶圣陶、张中行、北京的刘月出且出和高原、上海的钱梦龙和于漪等人有关作文评改的思想和理论,并对魏书生的学生互改自改作文法和李有光、郭红军的“流水作文"评改法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何万贯先生的利用录音带批改作文法进行了解析。
然后,对当前作文评改中存在的评改目标不清、评改主体缺位、评改标准一刀切和评改语言简单化等弊端进行了剖析,以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作文评改的理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系统阐述了以学生为主体作文评改的现实意义和评改目标三维化、评改主体多元化、评改方式多样化、评改标准具体化、评改语言艺术化等作文评改的原则。
最后,将以学生为主体作文评改的实施策略按评改主体的不同分成了教师评改、学生互改、学生自改以及多元评改四大类。在对传统作文评改方法进行扬弃改造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评改方法加以说明,详细介绍了各种评改方法的操作步骤、作用及其优缺点。
总之,本文不仅对作文评改作了理论上的阐释,还从操作层面上,介绍了很多实用的作文评改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广大同行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