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首先简述了世界全民教育的概念、提出背景及其发展历程和实施意义。本文在介绍全民教育面临的困境的同时引出了全民教育质量。主要介绍了全民教育质量概念的形成历程、全民教育质量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及其存在的价值。论文作者在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新质量观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解析。第二章重点是对国际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评价项目(TIMSS和PISA)进行了分析,根据本论文的需要,作者主要从二者的测评目的和测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且还举了在PISA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例子,芬兰和韩国。这两个国家是推行教育公平的典范。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全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提高全民教育质量的措施。中国主要是从实施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来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本章分别对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成立提出了几点困惑。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为了应对应试教育的弊病,然而现实中素质教育却没有很好的得以落实。一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尚未真正的实现;“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尚未得到根本的转变;社会上一些力量存在严重的误导现象;教育的传统评价模式等原因,使得素质教育艰难前行。有关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义务教育还没有面向全部适龄少年儿童,尤其是未能保障边远地区和贫困农村地区适龄少年儿童及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二是地区、城乡、学校之间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依然十分明显。本文结语在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质量观的基础上,对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反思:一是要以学习者为核心,重点发展学习者的认知技能和生存技能,关注核心科目的监测;二是要建立监测保障机制;三是要具有全纳性和包容性,保障弱势群体公平的受教育权。借鉴韩国、芬兰的经验,提出要重视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加强教师队伍在各地的均衡流动;消除择校障碍,确保教育公平等。借鉴国际测评的有益经验,体现我国监测机构的终身教育理念;建立动态的监测方案,并且要体现全民教育理念,具有全民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