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以窗为题材的艺术作品的研究很有意义,但是这一方面的研究至今仍被忽视:窗户在画面中的作用不仅仅有扩展了画面的空间,在二维平面内塑造了三维空间,延伸了观众的视线。还重构了一个画家的内心世界,窗外的景色经过画家的加工和重构,成为了反映画中人的内心世界的窗口,也是画家含蓄地借窗抒情表达意境的窗口,通过分析画家画的窗,我们可以分析画家的内心世界。窗户在画面中的出现具有更深层次的作用,在画中出现的窗具有隐喻性,再现了画家的心境,暗示了画面的气氛,提示了画面的信息,丰富了画面的空间的多元性,增添了画面的可看性可读性趣味性,并且窗户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窥视画面人物和窥视画家内心的通道。 窗户这个元素在当代仍然是一个经典的艺术元素,并随时代有了更多元的发展。窗在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中表达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有所不同,本文从绘画中出现的艺术家绘画作品中出现的窗的典型图式进行分析,同样的题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画派的作品中传达的精神内涵有所不同,通过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比不同艺术家以窗为母题的作品,分析窗在他们作品中的内涵意义,进一步探讨窗在不同时期艺术中的呈现和运用的不同之处,和其各自的精神内涵。当代艺术家结合自身经验仍然继续以窗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说明了这一题材的创作在当代仍然有重要的价值。以窗为题材的作品从架上转为装置,不仅有社会发展、观念变化的原因,还有文化背景不同的原因。当代艺术家张晓刚、李青、盐田千春作品中的窗既是受到了西方艺术家的影响,又结合了本土经验,是对窗的题材的继承和创新。 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概述窗在绘画中的作用,从窗对画面空间的视觉空间拓展,表现画中人物心境,满足观众的窥视欲,划分自然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内外空间,以及窗户与观看方式四个方面入手分析。 第二章将以窗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精神世界加以分析和归类将表现窗的作品分为窗的光线对画面氛围烘托的作品,表现画家内心诉求的作品,描绘视错觉的作品,并结合具体艺术家具体作品详细比较和分析窗在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作品中不同的精神世界的,通过列举安德鲁怀斯、马格利特、爱德华霍珀等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具体分析他们借画中窗中所传达的内心的诉求情感表达以及艺术家作品间的内在的联系。 第三章介绍中国本土艺术家以窗为题材创作的现状。 第四章讲述当代艺术中窗的运用,谈谈窗户这个经久不衰的元素在当代继续被画家沿用,重点探讨其表达形式上的发展与演变。分析造成窗在当代艺术中表达形式变得多元化的原因,分析窗从传统的画面到装置材料的演变,并列举不同的装置作品探讨他们的借窗的题材所表达的种种精神内涵。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一窗户题材的作品,找到窗在绘画表现中的共性和不同点,并对表现窗题材的作品归类梳理;通过具体作品分析窗所传达的艺术家什么样的精神世界?他们是怎样利用窗表现内心诉求的?并找到窗户题材作品的共同精神内涵,并重点探讨窗在当代艺术领域表达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原因和表现形式。 第五章为本篇论文的初步结论和对后续有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