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集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探索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内分泌科做了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症组(DOP)及非骨质疏松症组(NDOP),将两组患者按肝肾亏虚、阴阳两虚、气滞血瘀三种证型进行分类,探索两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分析病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钙等相关指标,探索它们与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结果:共收集到做了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其中合并骨质疏松症127例,无骨质疏松症79例。在DOP中,肝肾亏虚证明显多于其他证型,而在NDOP中,阴阳两虚证所占比例最高,在证型分布上,肝肾亏虚证和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DOP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高于NDOP患者(P<0.05), NDOP患者体重指数、血清钙、低密度脂蛋白高于DOP患者(P<0.05),两组性别、血清磷、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是否合并脂肪肝及糖尿病肾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年龄(回归系数>0,OR>1)是DOP发生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回归系数<0,OR<1)是DOP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以肝肾亏虚证最常见,2型糖尿病非骨质疏松症以阴阳两虚证最多。DOP组糖化血红蛋白较NDOP组高,DOP组年龄较NDOP组大,糖化血红蛋白、年龄是DOP发生的危险因素;NDOP组体重指数及低密度脂蛋白较DOP组高,体重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是DOP发生的保护因素。性别、病程、血清磷、血清钙、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或脂肪肝与DOP发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