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远取动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675083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循经远取动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取穴思路和方法。
  方法:本研究60例急性腰扭伤病例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循经远取动法组、传统针刺组,每组各30例。循经远取动法组采用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即根据患者疼痛部位,辨经取穴,腰部正中部督脉循行部位疼痛者,取水沟穴。腰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疼痛者,取患侧攒竹穴。针刺得气后,由另一位治疗师协助患者适当运动腰部,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5日为一个疗程,共1个疗程。并配合腰部活动,每十分钟行针一次。传统针刺组取阿是穴、肾俞、腰痛点、委中。体质强者,疼痛剧烈可先刺腰痛点,向掌心方向斜刺,当局部出现胀痛或麻胀感时,行捻转泻法,并嘱咐患者由小到大范围地活动腰部,每十分钟行针1次,委中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刺远端穴位时,嘱咐患者同时前后活动腰部,留针30min。在留针期间要求患者由小到大范围地活动腰部。留针期间让患者进行主动运动。患者每日治疗一次,以5天为1疗程。共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一天治疗及一个疗程治疗前后的VAS评分,ROM评分,RDQ评分及一次治愈率及总治愈率。
  结果:
  1.VAS评分结果分析:治疗前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两组的VAS评分用t检验,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循经远取动法组与传统针刺组在首次治疗之后的VA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经远取动法组与传统针刺组在5次治疗后的VA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经远取动法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
  2.ROM评分结果分析:治疗前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两组的ROM用t检验,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首次治疗后的ROM评分比较,其ROM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次治疗后的ROM评分比较,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ROM评分和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经远取动法组在改善腰部活动度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
  3.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RDQ)评分结果分析: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在治疗前,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治疗后的RDQ评分比较,RDQ评分在经过首次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次治疗后的RDQ评分比较,RDQ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经远取动法组在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
  4.有效性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循经远取动法一次治愈率达70.00%,总治愈率为80%,传统针刺组一次治愈率为50%,总治愈率为6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循经远取动法能够明显缓解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部疼痛感,改善腰椎活动度和腰椎功能障碍,改观腰痛后日常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涂料所用树脂粘度高、溶剂含量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量高、不满足环保法规要求等缺陷,本课题采用两种路线合成星形羟基树脂,优选了缩水甘油醚类化合物和聚醚多元醇分别对两种树脂进行复合改性,以降低树脂粘度,延长双组份涂料的活化期。优选稀释剂、流平助剂、消泡助剂等优化涂料配方,得到性能优异的高固含双组份聚氨酯木器涂料。  (1)首先利用醇胺与酸酐在常温下进行开环得到星形
该实验以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和沥青基活性炭纤维为原料,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经气相氧化热处理及液相氧化热处理,对活性炭纤维(ACF)脱除模拟烟道气中SO的活性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用Ni(NO)溶液浸渍后的ACF,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进行改性处理,用以在较高温度下从SO/N混合气中脱除SO.采用BET方法对活性炭纤维的孔径大小、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等表面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X-射线表面光电子能谱(XPS)分析A
该课题系统地考查了催化剂粒子尺寸、B位离子及催化剂结构对纳米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CO还原SO到单质硫催化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为烟气脱硫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数据.通过控制煅烧条件制备了系列粒径不同的纳米LaNiO钙钛矿型催化剂,并对它们进行了CO还原SO到单质硫反应催化活性的评价.通过改变B位离子元素制备了系列B位离子不同的LaBO钙钛矿型催化剂,并对它们进行了CO还原SO到单质硫反应
该文着重研究吸附剂表面性质对气体吸附的影响.分别采用两种吸附装置测定了不同吸附剂对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吸附等温线,其中二氧化碳吸附的实验温度为273.15K,平衡压力为0-3MPa,0-0.1MPa;氮气吸附的实验温度为77K,平衡压力为0-0.1MPa.吸附样品包括碱性表面活性炭及其中和样品,酸性表面活性炭及其中和样品和极性表面样品:大孔硅胶,中孔硅胶和分子筛.该文还测定了氮气在273.15K和29
学位
该文在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前人对O-NMR化学位移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醇和羧酸(1)、酚(2)、链状脂肪醚(3)、取代苯甲醚.(4)、R ’CHO(R’表示H、烷基、烯基、芳基、羟基、烷氧基等)型化合物(5)、取代苯甲醛(6)、RM/ECOX (RM/E表示甲基或乙基,X表示H 烷基、烯基、芳基、卤素等)型化合物(7)、取代苯乙酮(8)、R’COOH(R’表示H、烷基、烯基、芳基、羟基.烷氧基等、
学位
<'
本文以国审品种‘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播种量、行距和PP的浓度为因素,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种子生产研究。并结合PP的浓度和喷施的时间研究多花黑麦草的抗倒伏能力、种子产量和质量,以期为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总结出系统的种子生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通过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解析、寻优和频数分析,所涉因素
本试验通过对相同营养水平和不同营养水平下草原红牛和利木赞-草原红牛F代杂交牛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质性状、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草原红牛与利一草F生产性能的差异;探讨营养水平对草原红牛和利一草F杂交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揭示草原红牛血液酶活性与生产性能的相关关系,为提高草原红牛的生产性能和进一步开展草原红牛肉用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草原红牛18头、利-草F代杂交牛22头。供试
学位
目的:本课题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养心汤加减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的变化,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自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门诊且确诊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86例门诊病历。所有收集的病历用药均采用养心汤加减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胸闷、乏力、气短、自汗盗
目的:通过期刊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高脂血症医案,采用计算机软件和统计学分析方法,从中找出高脂血症的证治特点。方法:近六年(2013年-2018年)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医学期刊文献共收集了323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有144篇,通过整理144篇期刊文献的症状体征、证型、方、药等,建立高脂血症相关数据库,运用计算机技术和频数统计方法,对高脂血症进行分析并探究其证治特点。结果:经过分类查找和
学位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在继承与总结汉代以前医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临床经典,在中医学继承与发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与价值。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范围的传播与发展,《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极高价值也决定了其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医药文化的外宣和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态翻译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