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循经远取动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取穴思路和方法。
方法:本研究60例急性腰扭伤病例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循经远取动法组、传统针刺组,每组各30例。循经远取动法组采用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即根据患者疼痛部位,辨经取穴,腰部正中部督脉循行部位疼痛者,取水沟穴。腰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疼痛者,取患侧攒竹穴。针刺得气后,由另一位治疗师协助患者适当运动腰部,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5日为一个疗程,共1个疗程。并配合腰部活动,每十分钟行针一次。传统针刺组取阿是穴、肾俞、腰痛点、委中。体质强者,疼痛剧烈可先刺腰痛点,向掌心方向斜刺,当局部出现胀痛或麻胀感时,行捻转泻法,并嘱咐患者由小到大范围地活动腰部,每十分钟行针1次,委中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刺远端穴位时,嘱咐患者同时前后活动腰部,留针30min。在留针期间要求患者由小到大范围地活动腰部。留针期间让患者进行主动运动。患者每日治疗一次,以5天为1疗程。共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一天治疗及一个疗程治疗前后的VAS评分,ROM评分,RDQ评分及一次治愈率及总治愈率。
结果:
1.VAS评分结果分析:治疗前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两组的VAS评分用t检验,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循经远取动法组与传统针刺组在首次治疗之后的VA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经远取动法组与传统针刺组在5次治疗后的VA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经远取动法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
2.ROM评分结果分析:治疗前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两组的ROM用t检验,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首次治疗后的ROM评分比较,其ROM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次治疗后的ROM评分比较,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ROM评分和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经远取动法组在改善腰部活动度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
3.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RDQ)评分结果分析: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在治疗前,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治疗后的RDQ评分比较,RDQ评分在经过首次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次治疗后的RDQ评分比较,RDQ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经远取动法组在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
4.有效性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循经远取动法一次治愈率达70.00%,总治愈率为80%,传统针刺组一次治愈率为50%,总治愈率为6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循经远取动法能够明显缓解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部疼痛感,改善腰椎活动度和腰椎功能障碍,改观腰痛后日常生活质量。
方法:本研究60例急性腰扭伤病例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循经远取动法组、传统针刺组,每组各30例。循经远取动法组采用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即根据患者疼痛部位,辨经取穴,腰部正中部督脉循行部位疼痛者,取水沟穴。腰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疼痛者,取患侧攒竹穴。针刺得气后,由另一位治疗师协助患者适当运动腰部,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5日为一个疗程,共1个疗程。并配合腰部活动,每十分钟行针一次。传统针刺组取阿是穴、肾俞、腰痛点、委中。体质强者,疼痛剧烈可先刺腰痛点,向掌心方向斜刺,当局部出现胀痛或麻胀感时,行捻转泻法,并嘱咐患者由小到大范围地活动腰部,每十分钟行针1次,委中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刺远端穴位时,嘱咐患者同时前后活动腰部,留针30min。在留针期间要求患者由小到大范围地活动腰部。留针期间让患者进行主动运动。患者每日治疗一次,以5天为1疗程。共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一天治疗及一个疗程治疗前后的VAS评分,ROM评分,RDQ评分及一次治愈率及总治愈率。
结果:
1.VAS评分结果分析:治疗前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两组的VAS评分用t检验,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循经远取动法组与传统针刺组在首次治疗之后的VA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经远取动法组与传统针刺组在5次治疗后的VA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经远取动法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
2.ROM评分结果分析:治疗前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两组的ROM用t检验,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首次治疗后的ROM评分比较,其ROM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次治疗后的ROM评分比较,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ROM评分和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经远取动法组在改善腰部活动度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
3.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RDQ)评分结果分析: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传统针刺组在治疗前,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治疗后的RDQ评分比较,RDQ评分在经过首次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次治疗后的RDQ评分比较,RDQ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经远取动法组在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
4.有效性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循经远取动法一次治愈率达70.00%,总治愈率为80%,传统针刺组一次治愈率为50%,总治愈率为6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循经远取动法能够明显缓解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部疼痛感,改善腰椎活动度和腰椎功能障碍,改观腰痛后日常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