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诱导向前转移技术直写布线工艺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激光直写布线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微电子器件制作及其电路板的制作与修复。它具有快速灵活,适应性强,加工精度高,成本低廉,绿色环保,适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本课题研究的激光诱导向前转移技术就是一种基于膜层转移的激光直写技术。实验中我们对预置银膜进行了激光诱导直写布线研究,其主要内容工作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采用不同的制膜工艺自制了不同厚度的银膜。其中利用银镜反应制备了厚度为纳米级的膜层,利用旋涂烧结银浆料制备了厚度为微米级的膜层。第二,在纳米级银膜的激光转移布线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不同激光工艺参数对转移沉积导线形貌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转移沉积得到的导线的导电性能都很差,当接收距离为40μm,相邻脉冲之间保持约25%的搭界量时,直写导线的性能有所改善。通过增加加工转移次数可以使激光直写制备的导线的导电性能大幅提高,并详细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得出通过增大金属原膜厚度和增加加工次数都可以显著提高导线的导电性能。第三,在微米级银膜的激光转移布线实验中,我们利用355nm紫外激光加工平台直写制备了性能良好的导线。该导线不仅电阻率小于10-6?·m,而且与接收基板有着很好的结合力。通过该工艺方法制备的导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最后我们利用355nm紫外激光微加工平台对旋涂烧结法制备的银膜进行了图案的沉积转移,成功制备了空芯平面矩形微电感。
其他文献
目的:皮肤真菌包括三个属,即毛癣菌属(Trichophyton sp)、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 sp)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sp),多数皮肤真菌为人兽共患致病真菌,它们可以侵犯皮肤、毛发和指
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势在必行。在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中, EPON+EOC方案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案需要一种同轴以太网接入设备。EOC交换机作为一款同轴以太网接入设备,由
如果选择一个词来形容滴滴的发展,那就是迅速。2012年6月成立的滴滴,因为声势大一点,所以我们大约会忘记它其实也才四岁不到。发展迅速的表现之一是滴滴的进步很快,2012年9月上线APP,2014年上线专车,2015年2月与快的合并。  发展迅速的另一个表现是数据庞大。现在,根据每两周更新的数据,可以统计到滴滴现在的装机客户端大约3亿个,每天定单量超过1100万单;现在最大的业务是专车,2014年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及动物的许多视觉功能出现衰退,老年性视觉能力降低并非完全由眼的光学因素和视网膜形态、功能变化导致,不少方面可能决定于衰老引起的视觉中枢结构(如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