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随机抽取安徽省宣城地区276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被试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以SPSS 21.0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随后运用AMOS 21.0对三者关系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讨了三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如下:(1)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显著低于城市教师。农村30--39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中学教师职业压力显著高于小学教师;每日工作10小时以上的教师职业压力最大。此外,在性别、学历、是否担任班主任、任教科目、是否参加心理培训的人口学变量上职业压力的某些维度也存在显著差异。(2)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弹性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处于中等偏下的状态。9---14年教龄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组。参加过心理培训的教师心理弹性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教师。物理、化学、生物教师的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其他任课老师。此外,心理弹性的某些维度在性别、是否担任班主任上具有显著差异。(3)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但显著高于城市教师。并且,农村中小学教师中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未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在所有任教老师中数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参加过心理培训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此外,心理健康的某些维度在性别、年龄、每日工作时长上具有显著差异。(4)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之前呈负相关关系,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职业压力与心理弹性见呈负相关关系。(5)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状况起到反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状况起到正向预测作用,职业压力对心理弹性起到负向预测作用。(6)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弹性在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了中介调节作用,职业压力可以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也可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且心理弹性各维度所起到的调节作用不能做等量解释,并且作用路径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