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集团数量和规模都大幅扩大,融资需求也与日俱增。一方面,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外部资本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另一方面,集团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内部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弱化了信息不对称、刺激了监督激励,弥补了外部资本市场的不足,内部资本市场应运而生。然而,“多钱效应”引发过度投资,规模扩大产生新的代理问题进而导致“交叉补贴”,疏于监督之下的内部资本市场反而沦为利益输送的工具。内部资本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其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甚至决定了企业集团的成与败。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国内企业不仅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并购、重组,还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企业集团已经成为普遍的组织形式,并且在国家提出“建设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下,同样作为资源配置场所的内部资本市场也需要规范,国内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因此研究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海航集团作为研究案例,分五章进行研究。第一章为导论,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贡献与不足。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定义企业集团和内部资本市场,然后针对三个要素展开评述,即运行方式、有效性、影响因素,分别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第三章为内部资本市场运行及其效率的理论分析,首先以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定义和特征两方面来辨析关联交易和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接下来从外部市场环境、集团战略和多元化程度三个方面分析对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最后梳理出测算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方法的演变过程,以基于上期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性法作为本文测算效率的方法。第四章是对海航集团的案例研究,首先对海航集团的股权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及集团内部各上市公司的股权和业务变化进行梳理;然后掌握海航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主要的运作模式,结合财务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对内部交易进行分析,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海航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进行归纳;最后基于改进后的现金流敏感系数法对八家上市公司之间以及上市公司分部之间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进行测算,根据所处发展阶段和资产特点修正结果,并结合集团战略对运行效率进行定性分析。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根据上一章对海航集团内部交易的剖析和测算结果,认为海航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活跃,缓解了成员企业的融资约束,促成集团多元化产业布局,但是集团内部金融中介功能薄弱,运行效率低下。整体资本配置没有基于效率优先的原则,但是部分有效。然后为了规范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本文认为应该健全外部监管体系、加强信息披露、推动整体上市,集团自身应该合理制定发展战略、保持适度多元化。最后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做出合理展望。本文的创新在于,从集团上市公司之间与上市公司分部之间两个层面测算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对集团上市公司间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测算过程中,考虑各公司的发展状况和长期性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情况,剔除个别公司后再次测算,基于多次结果进行分析;针对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方式,不仅从绝对数额审视关联交易的规模,而且根据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深度剖析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对资本流向、股权结构、产业布局产生的影响。当然,本文也存在固有的局限性。由于非上市公司数据缺失,分部信息较少,以及仅选取单一案例进行研究,导致结论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