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全球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农业植被NPP代表了农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可固定大气中C02的能力,它能够以统一的尺度标准体现生态系统生产力,是很好的农田生产力衡量指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了解农田生产力状况,也为评估耕地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研究以福建省农田作为研究区,采用EOS/MODIS卫星2000-2014年的MOD17A3H数据集,结合太阳辐射、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距平分析、趋势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在区域和像元尺度上分析了研究区2000-2014年农田生产力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0-2014年间,福建省农田年均NPP的平均值为677.21gC·m-2·a-1,变化范围为 552.58-770.19 gC.m-2·a-1;年总 NPP 平均值为 10.02 TgC·a-1 变化范围为 8.19-11.42 TgC·a-1(1 Tg=1012g)。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农田NPP年际变化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年际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从空间分布来看,福建省各地级市2000-2014年农田年均NPP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576.98gC·m-2.a-1-769.02gC·m-2.a-1,区域差异显著,主要与各地市的地理条件、耕地地力等级和作物种植制度有关。同期内各地市农田年总NPP变化范围为115.33(厦门,农田面积为167km2)-1577.33 GgC·a-1(1 Gg=109g),主要与农田面积和土地利用程度有关。(2)福建省农田年均NPP主要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趋势。根据农田NPP估算得到的农田生产力级别的空间分布,2000-2014年间,福建省低产农田面积最大,其次为中产农田,高产农田的面积最小;高产农田和中产农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低产农田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地市。这是受经度地带性、维度地带性、地形、气候等综合因素的影响。(3)通过对2000-2014年农田NPP进行逐像元趋势分析可知,农田NPP呈增加趋势的像元比例为66.12%,呈降低趋势的像元比例为33.88%,其中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对变化趋势进行显著性检验表明,农田NPP减少和增加的趋势不显著(p>0.05)比例为89.72%,不显著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区域,而不显著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市。全省农田NPP的变化波动不大,沿海地区的波动程度稍低于山区。(4)通过农田NPP与气候要素的简单相关相关分析可知:在三种气候因子共同作用的条件下,太阳辐射对福建省农田NPP的影响是正向控制作用;降水对农田NPP主要是负向控制作用,较多的降水量反而抑制了农田植被的生长;一半区域气温对农田NPP的影响是正向的,25%的区域气温对农田NPP的影响不大,还有少部分区域气温过高而不利于植被的固碳。通过农田NPP与气候要素的偏相关相关分析可知:在不考虑三种气候因子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太阳辐射依然、降水和气温对农田NPP的控制作用均略有降低。从整体上来看,福建省山区各地市农田NPP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沿海丘陵和平原各地市,这主要与各地市的地形地貌特征有关。通过构建农田NPP和气候要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及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可知:当气温和降水固定不变时,太阳辐射每增加1MJ/m2,整个研究区域的农田NPP会净增加1.071GgC;当太阳辐射和降水固定不变时,气温每升高1℃,整个研究区域的农田NPP会净增加64.461 GgC;当太阳辐射和气温固定不变时,降水每增加1mm,整个研究区域的农田NPP会净增加0.02 GgC,可见,农田NPP的累积对气温变化更为敏感。尽管如此,对于福建省来说,对农田NPP积累起主控作用的气候要素还是太阳辐射,其次是降水,最后是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