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EH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Eh)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是牛温氏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Wenyonii,Ewenyonii),该病临床急性发病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特征,多为隐性感染,无明显季节性流行,夏秋季节多发,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正逐渐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目前,牛附红细胞体的形态学研究以染色镜检为主,本试验在分离获得牛附红细胞体后,使用瑞氏染色、吉姆萨染色、丫啶橙染色等不同染色方法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以实现对牛附红细胞体形态学的系统研究。本试验中观察到,牛附红细胞体在瑞氏染色时,呈淡天蓝色;吉姆萨氏染色时,附红细胞体有折光性,外围有白环;丫啶橙染色时,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各种形状的附红细胞体单体。
根据已报道的牛附红细胞体16S rRNA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PCR产物克隆并测序,结果表明所得基因片段为667bp,与GenBank上Mycoplasma wenyonii序列同源性达到98.83%。实验建立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强,与健康牛血液、牛无乳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的DNA无交叉反应,牛附红细胞体最低DNA检测浓度是13.6fg/μl。与常规血液涂片染色方法相比,该PCR检测方法因其快速、准确、敏感等特点,将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下一步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更有利的手段。
牛附红细胞体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实时检测、及早发现,对控制其流行和有效防治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已根据牛附红细胞体16SrRNA建立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敏感等特点,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新的手段。本试验中,应用该PCR检测方法对浙江省范围内的130份奶牛血样进行牛附红细胞体病检测,结果表明总阳性感染率为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