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t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以其幽默、精简、口语化和娱乐化的形式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而且它以不拘一格的传播形式,在各大媒介间形成传播接力,以原创,模仿,拼贴,改编甚至恶搞的方式,在社会大众之间迅速风行和蔓延。网络流行语经过多媒体的接力传播转换为社会流行语,事实上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影响。某种程度上,网络流行语已不能简单地被视为特殊信息符号,更多时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以传播社会学为分析框架,以传播效果理论为视角,通过对网络流行语影响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了在各种媒介充分发挥作用的传媒时代,大众的内心需求及隐含于社会表面之下的一些问题,考量在各种媒介力量融合、媒介传播过程的信息纷繁交错的状态下,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状态。本文旨在能够为网络流行语的正确使用和监控,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的五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合深入访谈等方法,获得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第一手资料,并着重对网络流行语影响的内涵与层次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有:首先,分析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剖析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传播的关联;再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结论,在对研究结论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对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展开讨论。
其他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界对该群体的研究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学科,本研究结合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理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继承孙中山主要民生思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生思想,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
北京联通流媒体平台经过多年业务运营与系统建设,在宽带视频类内容应用方面的主要发展思路已经日益明确,其服务主旨在于为公众客户建设面向多终端的内容聚合、内容管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