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钠信标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angde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自适应光学的发展,当观察目标附近没有足够亮度的自然信标存在的时候,以激发中间层钠原子来提供系统所需的人造波前参考的方法已经成为主流。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与钠D2线共振的激光与中间层钠相互作用,将基态原子抽运到激发态,激发态原子放射衰减形成发光的信标来替代自然星。本文首先细致考虑长脉冲圆偏振光与钠原子的相互作用,用24能级布洛赫方程求解入射激光与中间层后射光子数的函数关系。用传输程序将地面激光经过大气湍流传输到中间层,通过相互作用方程和向下传输的解析模型实现对望远镜上的返回光子数的数值模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借鉴前人经验,建立一种利用中间层钠信标得到望远镜上返回光子数的数值方法。我们用波动光学多相屏大气传输程序得到中间层的瞬时光斑(具有空间分布),利用激光与钠原子的相互作用得出在中间层的后射光子数分布,利用一个解析的方式处理向下传输得到望远镜上的返回光子数。  2.通过求解圆偏振情形的24能级布洛赫方程证明对于长脉冲圆偏振激光与中间层钠原子的相互作用,在长脉冲的作用时间内激发态原子通过转移最终只在3S1/2(2,2)到3P3/2(3,3)之间进行抽运并且激发态达到稳态。进一步对比研究3S1/2(2,2)和3P3/2(3,3)能级的2能级模型,我们发现在稳态后的结果上,两种方法近乎一致。  3.通过求解长脉冲线偏振情形的24能级布洛赫方程,发现与圆偏振不同,长脉冲线偏振用合并的三能级模型才可以较好的符合实验数据。我们对长脉冲圆偏振和线偏振光在中间层钠的吸收截面以及平均发射功率和中间层后射光子数关系曲线进行了对比,说明圆偏振能够带来更多后射光子数的原因。  4.对于长脉冲圆偏振情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吸收截面,以及激光参数,比如脉冲时间,脉冲重复率,脉冲平均功率与望远镜上的返回光子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种脉冲长度在10μs,平均发射功率为4W,脉冲重复率为4 kHz优化发射的方案。
其他文献
薄膜科学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薄膜的生长过程对于发展新性能的新型材料及提高传统薄膜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薄膜生长的蒙特卡罗模拟可以动态通真地显示薄膜的生长过程,直观合理地解释实验观察的现象,为调整优化薄膜制备工艺条件、创建或补充理论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薄膜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金属铜为对象,模拟其在面心立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