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唱指挥课程以合唱指挥的理论与实践为教学内容,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有利于学生以声乐演唱者和指挥者的双重身份来理解、体验和表现音乐。对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培养合作协调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音乐教育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高校合唱指挥课程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开展,合唱指挥课程在音乐学科中的地位也得以提升。高师合唱指挥课程是一门不同于声乐、钢琴等技能课,也不同于乐理、曲式等理论课,它是融理论、技能、教学于一体的具有综合性结构特点的课程。笔者从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课程设置入手,依据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展开讨论。首先是指挥的心理特征。指挥作为合唱团队的领导者,他所具备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点,合唱指挥的教学和对合唱团队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它关系到教学效率与建设一个优秀的合唱团队。指挥的主要心理特征有人格心理,威信心理,意志心理以及个性心理。认为指挥必须具备领导影响力—威信,而指挥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个性心理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是搞好合唱教学与演出的基本保证。其次是合唱群体的主要心理特征。合唱群体心理的分析是指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前提。合唱群体的主要心理特征主要是从合唱指挥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总结和概括出来的。主要从合唱的从众心理,暗示心理和紧张、怯场心理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合唱中的从众心理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心理现象,指挥只有利用积极从众,规避消极从众,对合唱队员进行积极的干预。指挥要充分认知暗示的影响与作用,讲究语言技巧,丰富肢体语言。对于演出时队员的紧张怯场心理,通过表演前的与其方案,做好心理能量的储备,还可以运用模拟来增加演出的实践经验等手段克服紧张和怯场心理。研究指挥心理与合唱群体心理是对两者在教学与演出时的心理现象,通过梳理与总结,找出主要特征,为开展指挥与合唱群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做好铺垫。本文所要涉及的合唱互动教学的内容,是出于考虑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师合唱指挥教师与合唱学生这两个具象。以明确利用合唱指挥课堂教学这个操作平台实施互动交流作为研究背景。其中着重讨论了合唱指挥教学互动的特点课堂互动环境的创设。提出营造良好的教学互动场是互动交流的基本保证。并针对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编制有秩序的班级规模,扩展学习时间与空间的设想是改善互动教学环境的物理因素;而教学中指挥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和谐的课堂文化建设,指挥与合唱队员在平等、民主、尊重、认可中交流与沟通,则是互动教学的社会心理环境。文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关于指挥与合唱队员的互动与交流,因为没有先贤理论的借鉴,提出了一些理论上的粗浅认知与操作层面不成熟的设想与手段。对指挥与合唱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笔者主要是从两个维度考虑的,一是音乐文化教育视角下的互动与交流,二是审美价值引领下的互动与交融,它的理论依据是音乐具有文化与美感属性,合唱教育既是一种文化的教育,又是一种审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