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新方向,由于其所倡导的保护资源环境、教育旅游者、造福当地人民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经推出,便在各地蓬勃开展起来。作为生态旅游活动主体的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武夷山风景区来访游客的快速增加和社会各界对环境资源保护的关注,武夷山的管理者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并清楚的认识到了解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并据此进行有效管理,是武夷山风景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武夷山风景区,历年来受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涌现出了大量的科研、考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国内关于武夷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生态系统、旅游资源评价、茶叶培育和生产以及茶文化等方面,对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研究较少。由于基础性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对生态旅游者的管理措施没有针对性过于宽泛。本文在武夷山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比较流行的“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体系为理论基础,采用行为识别法、专家判别法、数学识别法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出武夷山生态旅游者识别的研究体系,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武夷山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和行为特征影响因素作了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对旅游者行为和环境态度的研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武夷山生态旅游者的三种类型,即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中间型生态旅游者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分类管理措施。本文通过对武夷山风景区生态旅游者的调查研究,为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