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色动力学(QCD)预言在高温高密的环境下,核物质中的夸克胶子自由度会释放出来,形成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即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Plasma,QGP)。我们在实验上通过高能重离子对撞(例如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铅核-铅核碰撞)来创造高温高密环境,从而产生QGP。在用来判断QGP物质形成的特征信号中,奇异性增强现象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量。 在QGP物质形成的环境下,奇异夸克会与其他轻夸克一起达到热平衡。奇异夸克的相对产额相较于普通核子物质系统会有明显增大,因此奇异粒子的相对产额也会变大,并且这种相对产额的增大现象在奇异数更大的多奇异粒子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有趣的是,在近期的LHC上ALICE实验结果中,发现对于小尺度碰撞系统(质子-质子、质子-铅核对撞)也存在显著的多重数依赖的奇异性增强现象。这一发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仍然没有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实验现象。 基于以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拟采用PYTHIA模型和PACIAE模型来对质子-质子对撞过程中出现奇异性增强现象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本文探究中的PYTHIA模型主要考虑色重连(Color Reconnection)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奇异夸克产生几率的相关参数,色重连机制能带来较为明显的奇异性增强现象。尤其是对Q粒子产额的多重数依赖性,相较不含色重连效应的情况大为改善。此外,PACIAE模型中考虑了质子-质子碰撞中的末态部分子和强子再散射效应的影响,发现由于小系统碰撞过程的初始部分子密度太小,末态相互作用对粒子相对产额的贡献并不明显,不太可能造成小系统中观测到的奇异性增强现象。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改进的弦碎裂机制以及部分子、强子态的末态相互作用对于质子-质子碰撞中奇异粒子产生的影响,讨论了小系统中出现奇异性增强现象的可能因素,对于认识小尺度碰撞系统的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