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证券市场规范化的需求,高质量投资决策的追求,以及能够准确把握企业投资效率影响因素在当今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形势下愈加重要的现状,本文引入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期实现动态地考察盈余管理程度,及不同程度下盈余管理对企业内部投资效率的影响差异。文章选取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3780家样本数据,利用销售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率、留存收益率和企业年龄这四个指标来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将样本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组数据,分别观察了各个阶段下盈余管理对企业内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区分盈余管理方向的前提下,成熟期的盈余管理程度是最低的,而成长期和衰退期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对较高。而随着各个阶段盈余管理程度的不同,进一步发现在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成长期和衰退期,盈余管理程度和企业内部投资效率表现出明显的负向关系。然而这一结果并没有出现在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的成熟期。本文的研究是关于盈余管理经济后果更深层次的拓展。由结果分析,除了完善企业的内部结构,从根源上缓解盈余管理所造成的不利后果之外。企业应该辩证地看待盈余管理,重点对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加大盈余管理监管力度,将盈余管理控制在一定的界限之内,而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则可以相对放松,实现有限资源下的合理安排。同时应多渠道的了解企业信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做出非效率的投资决策。当然最终还是应该通过技术上的创新以及建立核心文化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