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茎尖初生增粗分生组织的发生和分化活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bo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甘蔗茎尖纵切面,初生增粗分生组织发生于茎尖顶端的原生分生组织,与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束一起构成茎尖的初生分生组织。 初生增粗分生组织位于茎尖伸长区叶原基或幼叶的基部,细胞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垂周向排列。从第3~5幼叶基部,初生增粗分生组织细胞层数逐渐增加,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第6~7幼叶初生增粗分生组织已明显分化出较多薄壁细胞和原形成层束;大约从第8幼叶开始,初生增粗分生组织的细胞层数向基逐渐减少,分裂势减弱,其细胞逐渐分化成薄壁细胞和原形成层束。众多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增加,使蔗茎增粗。 初生增粗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原形成层束在茎中占绝大部分,其中导管、原生韧皮部筛管的分化过程以及一些细胞的自然衰退死亡现象与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相似。 6个茎径不同的甘蔗品种即粤糖86/368(YT86/368)、粤糖91/976(YT91/976)、桂糖11(GT11)、新台糖16(ROC16)、CP80-1827、农林8号(NL8)初生增粗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指数都大于顶端分生组织的,而且二者细胞分裂存在明显同步性,并且细胞分裂指数与蔗茎有一定正相关关系。 通过对茎径不同的3个甘蔗品种YT86/368、GT11、NL8的研究表明:各品种初生增粗分生组织的面积、原形成层束一维管束的密度和数量均是大茎品种YT86/368>中茎品种GT11>小茎品种NL8,与茎粗成一定正相关关系。每个品种的初生增粗分生组织的面积是第5幼叶基部>第4幼叶基部>第3幼叶基部;第6~11幼叶所对茎中的原形成层束一维管束的密度和数量均表现为:外层>中层>内层。 一定浓度的 IAA 禾 6-BA组合处理对两个品种 GT92/126、GT96/24茎尖导管的分化有促进作用,还有使导管径向扩大及薄壁细胞横向加宽的作用;据激素浓度的配比不同,其促长的效果也不一样;不同激素组合对原形成层束的分化均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正>2012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顺利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文章介绍了GPS RTK测量技术的特点,并通过对徕卡GPS RTK系统在海盐县工程放样的应用研究,对RTK的建网、放样精度进行了实验对比,叙述了GPS RTK技术在工程放样的运用。
我国当前的群体劳动争议是一种不同于集体劳动争议和多人劳动争议的新型劳动争议现象。引发群体劳动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值得特别重视的是:农民工劳动关系不稳定且处于
论述21世纪医学科技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分析医学信息与医学科技创新的关系,从科研创新、技术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论述医学信息对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阐明医学
2014—2015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试验田选用长治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诚信6号进行分期播种。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长治地区不同播期
<正>台湾的何凤珠老师,曾任"教育部"深耕计划数学领域种子教师,现服务于台南市盐水小学。她曾获师铎奖及优良特殊教育人员、荣获台湾教学卓越金质奖;近十年来指导学生参加数
期刊
为了实现在炮口不便于安装炮口装置的武器平台进行信息装定,提出了一种在弹链上进行射前引信感应装定技术。针对引信感应装定的能量和信息一体化传输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电磁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工程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岗位职能分配不清、养护工作不到位等现象。这种现象影
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以下简称《标准》)日前经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已于2016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耕地质量评价国家标准,为耕
民主文化作为人民军队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领导力特征。培育我军民主文化领导力,需要加强民主传统教育,不断强化官兵民主观念;弘扬民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