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方茵丹方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观察肝内胆汁淤积大鼠Mrp2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复方茵丹方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9只,模型组18只,中药组18只,应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灌胃方法诱导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模型。中药组于造模同时给予中药复方茵丹方灌胃,每日1次。分别于造模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采集大鼠血清、肝组织标本。观察大鼠各个时相点肝功能变化;采用RT-PCR方法观察大鼠不同时相点肝细胞Mrp2mRNA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Mrp2蛋白表达;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Mrp2蛋白定量。通过SARS软件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中药组和模型组大鼠不同时相点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Mrp2mRNA和Mrp2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1血清生化指标:造模后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很快出现明显肝功损伤,表现为转氨酶、胆管酶、血清胆红素的迅速上升,而正常对照组大鼠肝功能在三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酞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在72小时的肝功能指标明显降低,P<0.05。2肝组织病理变化:模型组和中药组24h后即可见小叶结构轻度破坏,肝细胞轻度肿胀。汇管区可见散在脱落的胆管上皮细胞,并见少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48小时损伤继续加重。24小时、48小时两组差异不明显。72小时,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重度破坏,肝细胞肿胀,细胞核大小不一,核内染色质聚集,核仁粗大浓染,汇管区内见胆管上皮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浸润。中药组在72小时肝组织的损伤明显好于模型组。3大鼠肝组织Mrp2mRNA RT-PCR定量结果:与同时相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rp2mRNA表达均有显著下降,24小时、72小时比较P<0.05,48小时比较P<0.01。与同时相模型组相比,24小时中药组Mrp2mRNA表达呈增高趋势,但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48小时、72小时中药组Mrp2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4大鼠肝组织Mrp2转运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时相点Mrp2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24小时中药组和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48小时中药组Mrp2表达量逐渐增加,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72小时中药组Mrp2阳性表达量继续增加,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Western-blot凝胶图象分析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三个时相点Mrp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在个各时相点均显著增高,24小时P<0.05,48小时P<0.01,72小时P<0.05。结论:1复方茵丹方能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轻肝细胞及小胆管损伤,改善肝功能,减轻胆汁淤积,对α-萘异硫氰酸酯导致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具有防治作用。2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及Mrp2表达的下调是复方茵丹方清热化湿、凉血活血的方证病理学基础。3上调Mrp2mRNA和蛋白表达是复方茵丹方防治大鼠肝内胆汁淤积的关键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