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临“三十而立”的发问,本文试图藉由探索嵇康的哲学思想来完成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领会,以颇受争议的《家诫》作为矛盾切口再度接近真实复杂的嵇康,沿着得意忘言的思维路径展现诫言之于理想的丰富层次,体味嵇志之于理想人格的意义。从作为特殊形式的《家诫》追问“诫之理想”,在探明“诫”、“志”的意涵层次之际,理会其共同根基的精神实质,而由嵇康“自然之和”的哲学理想顺端极末地回顾《家诫》,澄清矛盾、追问主题。具体分析至人理想时,思索身处现实的人格活动如何能自觉自愿地获得知情意相融合的坚韧形式,在此过程中尝试疏通《家诫》与诸篇的精神本质如一,并试图从中考察《家诫》于诀别之际所能提供的哲学理想的自我超越,最后总结并回应魏晋玄学的时代议题与现实忧患。第一章主要综述并借鉴了学者针对《家诫》的现有研究成果,集中在对教子庸碌的驳正、关于人物慎微之态所引矛盾的解说,引出《家诫》作为切入口的研究意义,并说明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欲真正解释《家诫》是否意味着嵇康思想存在内部冲突,便不能止于以往道表儒里的举例立论,而需要在逐层解析恭谨以礼的矛盾中,再次深入魏晋玄学儒道交融的说理脉络。第二章为探寻如何明达“诫之理想”,故回到认知之诫面向理想之志的发展历程,对家诫文的历史流变、内容特征有一基本概览,并在天人之辩、名实之思中从特殊之诫逐步进入诫的意涵层次。基于对反思之诫的理解,不仅对《家诫》的内容及精神何以如此呈现有一来龙去脉的了解,并在分析“诫”、“志”应识其大者的意旨中探明《家诫》所关联的思想实质,以作为“根本”的嵇康哲学理想来为立志主题注入生机。第三章沿着去名任实、得意忘言的认识方法,透过《家诫》联系嵇文展开“自然之和”的整体交互秩序,观察至人理想遭遇形下现实如何艰难遂志,而在矛盾的解说中,实践主体亦在知情意的和谐统一中获得近乎审美的自由理想。具体分解而言,自《家诫》探讨何者是真正立志,抒出《家诫》关联的现实问题,由追问诫中志、言中意反入嵇康思想的至理内核来持端推末,以“自然之和”作为嵇志的实质而备返照。以理念精神的深层和谐化解《家诫》引发的矛盾,表达理想人格的始终如一,并试图获得更为通透完整的嵇康哲学。最后,总结“诫”、“志”的意涵层次,澄明“诫之理想”的主题和研究意义,于得意尽言、得意忘言中通达诫言所启发的理想状态,完成对《家诫》之志的解读,且以此对魏晋的时代议题稍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