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提取物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影响的研究

来源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y6543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青果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相关生化指标以及肾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6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50只)和正常大鼠对照组(12只),模型组经单次腹腔注射STZ65mg/kg,建立DN模型;对照组予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腹腔注射。1周后,随机选取48只模型大鼠(血糖范围16.9mmol/L<FBG≤28.2mmol/L)分为低剂量青果提取物治疗(10mg/kg/d)组(A组,n=12)、高剂量青果提取物治疗(100mg/kg/d)组(B组,n=12)、洛汀新治疗(10mg/kg/d)组(L组,n=12)、模型大鼠对照组(M组,n=12),另设正常大鼠对照组(N组,n=12)共5组,经灌胃治疗6周后处死送检。②血和尿生化检查:采用酶法、脲酶法及终点法分别测定血浆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h尿蛋白含量。③肾脏病理学检查:HE染色后光镜观察肾脏结构;ELISA法检测肾组织匀浆活性氧簇(ROS)含量;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mRNA和蛋白表达。④统计学分析: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体重:6周后N组与模型各组体重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FBG:模型各组血糖明显高于N组(P<0.01),模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肾功能和24h尿蛋白:与N组比较,模型各组BUN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B组BUN降低显著(P<0.05),L组、A组与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比较,模型各组血SCr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模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比较,模型各组24h尿蛋白均明显升高(P<0.01);与M组比较,L组和B组24h尿蛋白降低(P<0.05),且L组降低更显著(P<0.01)。④肾脏形态学:模型各组肾脏较N组肾脏颜色变深、体积增大。高倍镜下,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伴炎细胞浸润;以上改变L组和B组较轻,L组最轻;A组与M组改变较重。⑤肾组织活性氧簇(ROS)含量:与N组比较,模型各组肾组织匀浆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B组ROS含量明显降低(P<0.05)。⑥肾组织NF-κB和MCP-1mRNA及蛋白表达:与N组比较,模型各组肾组织NF-κB和MC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M组比较,L组和B组中NF-κB和MCP-1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以L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①青果提取物可能具有减轻早期DN大鼠肾脏肾小球肥大、系膜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等损伤的作用;②青果提取物可能具有降低早期DN大鼠24h尿蛋白的作用;③青果提取物可能具有减少早期DN大鼠肾组织中ROS的产生,降低NF-κB和MCP-1的表达的作用;④青果提取物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干预氧化应激-炎症通路,减轻肾脏损伤,延缓DN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rh-S100A9原核表达质粒pET 28a-S100A9,诱导表达、分离、纯化上清和包涵体来源的rh-S100A9蛋白。比较两种来源的S100A9蛋白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生物学作
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s)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致死率比其它并发症高10~20倍[1]。而ES
研究背景:CD40信号途径在介导炎症细胞活化和体液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活化的内皮细胞存在CD40高表达并介导多种炎症因子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发展及破裂的诸多环节。课题组的早期研究发现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抗As作用,这种作用并不完全依赖于降压效应,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拟观察第三代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对血管内皮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氨氯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CTLA-4、PD-L1、PD-1的表达及外周血T细胞中相关的细胞因子IL-4和IFN-γ以获得Th1和Th2细胞水平并结合性激素(E2、P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