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学教化即指儒学所倡导的社会理想和伦理道德规范向基层社会渗透,获得其民间形态的过程。明代(1368—1644)儒学教化网络的广阔和严密程度大大超过了前代,其中,官方与民间,社会与个人,文化与生活,精英与民众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复杂地交集在一起,构成一副色彩斑斓的社会历史画卷。论文的目的就是力图勾勒出明代儒学教化如何在民间庶民生活层面展开,并寻觅其中的内在逻辑与精神意蕴。 论文在坚持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着重研究下层社会,将明代基层行政单位——县所形成的教化空间作为观察点,并以地方志为主要史料,关注那些不知名的坊间村落,旨在探究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价值观是如何渗透于庶民的日常生活。全文包括导论及正文六章。 导论意在对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论文的基本概念以及明代儒学教化的思想史背景等问题作出总体地说明。 第一章主要探讨官学(又称儒学)、书院、社学、私塾等组织性和目的性较强的学校组织,它们是朝廷推行儒学教化的最重要、最得力的机构。其中,书院主要是指那些在民间的以教化为目的的,而非讨论心性学理以发展学术为目的的书院。 第二章着重论述家规族法、乡约、象征体系、民事诉讼等更具民间色彩的非学校性的儒学教化途径。与学校等组织性较强的教化组织相比,它们更加贴近庶民的日常生活,从中我们也更容易感受到儒学价值观是如何弥漫于庶民的整个生活空间。 第三章旨在探究通俗文艺与儒学教化的关系,力图说明儒学道德规范是如何通过戏剧、说书、小说等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曲折地传播于民间社会的。 第四章主要介绍士绅与儒学教化的关系。地方官是国家权力的代表和执行者,也是地方推行儒学教化的主导者,他们通过兴办学校、旌表节孝等措施来实现其化民成俗的重任。乡绅对于基层社会的教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儒学伦理热情的鼓吹者,更是其忠实的实践者。该群体的大多数人潜伏于民间,从未扬名青史,只是在地方志上以“乡贤”或以其他方式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是政府树立的“民间偶像”,也是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榜样。 第五章从被教化者——妇女、儿童的角度考察明代儒学教化的一个侧面。妇女在中国古代的正史上是一群有姓无名的人,当其与教化相连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一座座贞节牌坊,那可能代表者她们最高的道德成就。但是,从这些无声的牌坊中,我们也可以听到那些被压抑着的声音。同理,儿童同妇女一样,作为受教者,其心灵与身体又是如何被教化的,这也是本章所讨论的问题。 第六章则以个案的方式,对海南琼州和苏州吴县的儒学教化进行比较。明代社会政治制度是整齐划一的,如果只从制度上讲,两个地区并没有多少差异,但是考虑到两个地区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所呈现出的巨大不同,两地的儒学教化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因此,对二者进行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明代儒学教化的实际形态。 论文最后把明代儒学教化放在中国社会历史的长河中进行整体的审视。作为传统社会的产物,儒学教化的具体内容固然己经过时,但其走向民间的多样化教化形式及其理想化的人格追求,仍可为当代道德建设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