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通过调控肝脏SIRT1/ATG7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en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一种由多种原因造成胰岛素在机体内的功能发生减弱的病理现象,其诱因与糖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主要特点是机体内的胰岛素对促进葡萄糖吸收的效果减退、运用能力的下降。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均与IR密切相关。而IR作为上述疾病的共同重要病理基础,有必要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关于IR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IR的发生发展,与肝脏脂肪代谢水平及状态有着密切联系。过量的脂质沉积进而引发肝脏细胞内质网应激产生形变、线粒体功能异常和脂毒性作用,最终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SIRT1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活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泛存在于肝脏等代谢旺盛器官组织。ATG7是一种蛋白因子,研究表明其表达水平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而SIRT1可通过影响ATG7蛋白,促进细胞的自噬。肝脏内SIRT1/ATG7途径激活后,或可通过加强细胞自噬改善肝脏脂质代谢水平从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IR发生。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IR相关疾病疗效良好。而常见药物治疗方案,往往需要患者终身服药,或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相比之下,针灸为IR治疗提供了一种绿色易行的临床方案,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项目通过电针“足三里(后三里)”、“丰隆”、“关元”、“中脘”穴对大鼠IR模型实施干预,并结合SIRT1特异性药物干预开展交叉对照研究,运用PCR等现代生物学技术检测干预前后各组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分子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探讨和明确电针改善IR与SIRT1/ATG7通路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防治IR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8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5只,先适应性饲喂7天,随后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正常组(n=15)和造模组(n=60)。正常组(n=15)予以标准饲料(热量为3.8 kcal/g,各养分占比为:70%碳水化合物,20%蛋白质,10%脂肪)饲喂;造模组(n=60)进行IR造模,予以高脂饲料(每1kg高脂饲料含668g标准饲料、150g猪油、20g大豆油、50g蛋黄粉、50g糖、60g奶粉、2g胆酸钠。热量为5.4kcal/g,各养分占比为:38.5%碳水化合物,15%蛋白质,46.5%脂肪)饲喂干预。饲养8周后,从正常组随机抽取3只,造模组随机抽取12只大鼠,通过大鼠葡萄糖输注速率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造模进行评价筛选:分别测量记录大鼠的血糖、体重、肛鼻长,算出Lee’s指数用于评价大鼠IR造模效果。将造模组中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别:模型组、电针组、SIRT1激动剂组(S激组)、电针+SIRT1抑制剂组(电S组),每组12只(n=12);正常大鼠(n=12)为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n=12);分组结束后,正常组继续予以标准饲料饲喂干预,不采取其他干预措施;其余4组均给予高脂饲料进行饲喂干预,且模型组不采取其他任何干预措施。电针组大鼠选择下肢同侧足三里(后三里)、丰隆以及腹部的中脘、关元给予电针治疗,穴位定位参照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指定的《常用实验动物穴位定位图谱》。使用0.30×15mm毫针进行针刺,足三里(后三里)、丰隆穴均直刺入3-5mm,关元穴向剑突方向、中脘穴向耻骨联合方向斜刺3-5mm。采用HANS LH202H型电针治疗仪,2Hz,1m A,连续波。下肢同侧足三里和丰隆穴连接同一输出的两个电极,关元和中脘连接另一输出的两个电极,交替选取左下肢或右下肢。每周一、三、五每天电针10min,即1周治疗3次,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干预。电S组除予以与电针组相同的电针干预外,每只大鼠腹腔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每周一、周三、周五进行注射,即每周注射3次,持续8周。S激组,大鼠白藜芦醇灌胃干预,每周一、周三、周五进行灌胃,即每周注射3次,持续8周。实验结束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各大鼠干预前后肝细胞内脂滴大小、分布等超微结构变化,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脏TG、TC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SIRT1、ATG7蛋白水平,PCR法检测肝脏SIRT1、ATG7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通过8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糖耐量下降,血糖、Lee’s指数明显上升,肝脏脂肪堆积,肝脏细胞形态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和肥胖的标准,成功制作出IR大鼠模型。2.经电针干预后IR大鼠肝脏脂肪堆积情况显著改善,TG、TC显著降低,SIRT1、ATG7蛋白和其m RN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3.电针、激活SIRT1都能改善大鼠模型的胰岛素抵抗,但当SIRT1被特异性阻断时,电针的干预效应被明显抑制。结论:1.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进行8周的高脂饲料喂养可使大鼠发生胰岛素抵抗,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肥胖标准。2.电针改善大鼠的肝脏脂质水平与SIRT1的激活相关。3.电针改善IR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激活SIRT1/ATG7通路,进而降低肝脏的脂肪堆积水平,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东莨菪素敏感的肿瘤细胞株并阐述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结合反复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从小茴香中提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对其结构进行鉴定。以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CT-116(人结肠癌细胞)和Hep G2(人肝癌细胞)为受试对象,噻唑蓝(Thiazolyl Blue,MTT)法筛选得到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针刺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浮针联合针刺法是否具有更好的减轻疼痛及改善腰部活动功能的疗效,是否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研究病例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1月来自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100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患者分为3组,即联合组34例、针刺组33例以及浮针组33例。联合组采用浮针联合毫针针刺治疗,治疗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国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Cochrane和Pub Med数据库,从这些数据库的建库之时开始检索,至2020年12月。通过检索筛选得到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偏倚评价表来判断评价出文献的质量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是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起病隐匿,病程漫长,是世界性的医疗难题。本研究以针灸治未病理论为指导,以AD的神经炎性反应为切入点,从胆碱能抗炎通路的角度探讨预电针对D-半乳糖诱导的AD样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旨在阐明预电针改善AD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推广针灸治未病防治AD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方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存在的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票据业务、跨境支付结算,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应用进行文献梳理与系统论述,商业银行应加快实现信用证电子化交易,大力发展数字票据、制定区块链支付技术统一的规则,优化跨境交易的业务流程、大力开展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研究并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该病具有十分典型的临床症状,例如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异常[1]。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中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可能为主要因素之一。紧密连接结构作为肠黏膜屏障的重要构成部分,分布于肠黏膜细胞膜的顶端和边缘处,IBS患者在临床中发现大多会存在肠黏膜紧密连接结构的异常和通透性
目的以气虚证(Qi-deficiency syndro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人群作对照,观察不同针刺疗法及艾灸疗法对气虚证患者平均心率(mean heart rate,mean HR)以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相关指标的诊治效应及对证候评分的影响,包括心率变异性总功率(tot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total)、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