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和杉木对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_lin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感作用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感物质,从而对临近植物(含微生物)生长发育产生有利或者不利影响的化学生态现象。利用植物的化感物质替代部分化学除草剂,或通过化感作用的机理阐明,克服作物连作诱发的自毒作用,因此,化感作用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课题。马尾松(Pinus massonian Lamb.)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是重要的经济林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维系具有重要价值。但2种树木都会因枯枝落叶等的自毒作用,导致生长障碍。2种树木根系的化感作用有了报道,但产生自毒作用的重要植株体的化感作用研究报道很少。研究的供体材料为马尾松和杉木的鲜叶和枯落叶,以莴苣、萝卜和水稻等为受体植物,以琼脂培养生物检测方法,探索2种树木的化感作用潜力,通过GC-MS检测方法,获取可能的化感物质,通过组分分类,阐述了马尾松和杉木的化感作用机理。1、马尾松和杉木对水稻的化感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对莴苣和萝卜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而加强以马尾松、杉木的鲜叶和枯落叶作为供体植物,水稻、莴苣和萝卜等为靶标植物,以琼脂混粉法为生物检测手段,利用人工气候箱生长环境,评价2种树木的化感作用潜力。研究设置马尾松、杉木的鲜叶和枯落叶的粉末的4种不同浓度梯度(0、0.5g/1、1.0g/1、1.5g/1),以靶标植物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度、胚轴长度,幼苗的根长、苗高、根鲜重、苗鲜重,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抑制率为参数,评价2种树木的化感作用潜力。结果表明,马尾松叶和杉木鲜叶和枯落叶对水稻的胚根长、胚轴长和根长的生长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对莴苣和萝卜的各项参数指标,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2、靶标植物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随马尾松和杉木叶粉末配置浓度增大而降低用混有马尾松和杉木叶粉末的琼脂培养水稻、莴苣和萝卜7d,用丙酮:乙醇(2:1)混合溶液浸提24h,检测浸提液663nm和645nm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幼苗叶绿素含量;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幼苗的茎叶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3种靶标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马尾松和杉木叶粉末浓度的增大而降低。3、马尾松和杉木叶水提液GC-MS组分检测物质以烃类和酸类物质为主马尾松鲜叶、枯落叶和杉木鲜叶、枯落叶水提液,经乙醚萃取,旋转蒸发仪蒸干,再经乙醚溶解获得的样品,进行GC-MS仪组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马尾松鲜叶、枯落叶,杉木鲜叶、枯落叶组分分别有114、98、95、102种,其中相对含量>0.6%的种类分别为44、48、36、35种,分属于烃类、醇类、酸类、醛类、酮类、酚类、酯类等,4种供试样品的组分种类均以烃类和酸类物质最多,而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4、马尾松和杉木叶主要化感物质分析4种供试样品GC-MS仪分析获得的组分,经标准库核对,获取了其中的化学物质。马尾松鲜叶的化学物质包括苯酚、4-羟基-苯甲醛、香草素、苯甲酸、1,2-苯二甲酸、5,6,7,7a-四氢-4,4,7a三甲基-2(4H)-苯并呋喃酮等,其中酚酸类和苯并呋喃酮均具有化感特性。马尾松枯落叶的化学物质包括丁酸、4-羟基苯甲醛、香草素、1,2-苯二甲酸、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4,5-三甲基氧-苯甲醛、3-乙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2,4-二羟基-苯甲醛、环氧α-萜烯酯等,主要以酚酸类为主。杉木鲜叶的化学物质包括N,N-二甲基-4-[(苯基亚氨基)甲基]-苯胺、9-癸烯醛、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苯甲酸、1,2-苯二甲酸、十八烷酸等,其中的多数物质具有化感特性。杉木枯落叶的化学物质有2,4,5-三甲-苯甲醛、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正十六烷酸、十八烷酸、1-甲基-萘、4辛炔等,其中酚酸类具有化感特性。鲜叶与枯落叶的化感潜力物质存在差异性,其中鲜叶中检测到具化感特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而杉木鲜叶还检测出苯胺类化合物。落叶中检测到多炔类物质,马尾松枯落叶中尚有不饱和酯类物质。
其他文献
在我国,化肥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存在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精准变量施肥。国内外在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研究方面有很多成果和进展。国外的成型系统尽管
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森林砍伐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大气CO_2浓度迅速增加,进而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生态过程产生影响。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生物量的累积。土壤过程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而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少有报道。本文利用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升高(FACE,Free-Air CO_2 Enrichment)研究平台,研究了在两个N水平、
本论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所获得的相对综合评价值及低钾处理条件下的绝对生物量作为筛选指标,利用水培法对供试的164个棉花品种进行苗期筛选,筛选出典型棉花品种,并利用水培和土培试验对棉花钾高效、低效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并对苗期所选用的筛选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所获得的相对综合评价值及低钾处理条件下的绝对生物量作为筛选指标,经过苗期初筛和复筛,获得了6个高效品种5
本文针对京郊地区设施蔬菜普遍存在氮素施用量高,肥料施用不合理导致的肥料利用率低,土壤残留多,蔬菜品质降低等问题开展了三种设施蔬菜的优化施肥研究,2014年在大兴区进行大棚芹
本研究采用Biolog方法对结荚期和收获期连作大豆土体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表明这两个时期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AWCD(每孔颜色半均变化率)均显著高于
本文采用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几种外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pH值,研究结果表明: 1.几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对土壤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锌与氮、钾配施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锌与氮、钾配施对烟草整个生育期中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硝酸还原酶、蔗糖转化酶、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而通过分析揭示了三者配施效应及其产生效应的实质,同时,得出了烟草适产、优质、高效的施肥处理组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盆栽条件下,适宜锌与氮、钾配施能显著增加烟草叶绿素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硝酸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