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它因既刚健又柔美、既豪放又典雅、既热烈又抒情的艺术特色,自古以来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虽然它属于秧歌范畴,但确有着显著的自身特点。其漫长的产生发展路程中,凝结着井陉人民的智慧和才华。井陉县地处深山,地脊民贫,是一个既“无服物采章之异”,又“无葩卉奇珍之选”,连“衣食赋税”都“不足取办”的穷乡僻壤。1这种特殊的自然和历史环境,培育和造就了井陉人民淳朴、坚韧、达观的心里素质。井陉拉花“粗犷豪放、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正是这种心理素质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拉花也随之产生了焕然一新的舞蹈风貌。本文运用民俗学、舞蹈形态学、舞蹈生态学、舞蹈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探讨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对拉花本体进行分析,并且深入研究井陉拉花艺术风格流变与审美体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特点,力求寻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契机下的传承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井陉拉花概况。从井陉拉花生态环境和源流探索两个角度来分析井陉拉花的基本概况。拉花是由于在山高坡陡的生态环境中才形成了其刚柔相济、粗犷含蓄、抑扬迅变的独特艺术风格。第二部分,通过服装道具的形式特征,阐述井陉拉花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舞蹈生态学与舞蹈形态学的研究方法,从构成材料、典型舞畴等角度对井陉拉花舞蹈的本体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井陉拉花艺术风格流变中审美的体现。井陉拉花形成并发展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秧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章针对拉花在不同时期的改革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从而挖掘其流变中新的审美观形成原因和新的精神风貌的体现。第四部分,通过思考探讨:以创作推广井陉拉花、以教育开发传播途径、以特色融入校本课程和以元素丰富群众文化这四点可行方式,为拉花的传承发展提供可鉴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