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数量的逐渐增加,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已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生问题。为此,为保障所有贫困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让贫困生因贫困而荒废学业,确保社会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逐步建立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目前,我国高校已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这些政策与措施在制度上保障了高校贫困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然而受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和少数人的影响,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现象日渐突显,表现在贫困生认定中缺乏真实性、奖助学金评选中小团体利益关照、助学贷款中蓄意逃贷,获助后资助金使用的非正当性等。本文针对贫困生诚信缺失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主要分析贫困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与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高校贫困生诚信问题的对策。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系统的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研究问题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诚信问题的系统考察。第四部分高校资助过程中贫困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分析。第五部分高校资助中提升贫困生诚信水平的路径,从加强贫困生诚信教育、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建设和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解决贫困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措施以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