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钙土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y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大力推广,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正在东北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了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我们以东北黑钙土区为研究对象,设置了CK(未施用秸秆)、SP(秸秆翻压还田)、SM(秸秆覆盖还田)、SG(秸秆颗粒还田)、EIS-20(秸秆均匀还田至0.2 m土层)、EIS-40(秸秆均匀还田至0.4 m土层)以及EIS-60(秸秆均匀还田至0.6 m土层)共七种处理,采用化学分组与物理分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钙土不同土壤深度(0-20 cm、20-40cm、40-60 cm)中活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以及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13C核磁共振波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钙土有机碳结构特征的影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钙土土壤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阐明微生物群落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及土壤团聚体的分级结构变化的特征规律,并为合理确定适合东北地区的最佳秸秆还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秸秆还田有效促进了表层土壤中有机碳总量、活性有机碳组分以及惰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积累,其中EIS-20与SG处理相比其他秸秆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SOC)与胡敏酸碳(HAC)的含量;而EIS-20同时较其他秸秆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以及微生物量碳(MBC)的含量;SM处理则在各处理中具有最高的富里酸碳(FAC)含量。但在20-40 cm与40-60 cm土层,SP处理在20-40cm的土层中具有较高的SOC、HAC及FAC含量,SG处理则具有较高的MBC含量;秸秆覆盖还田对深层土壤的影响则较弱;而EIS-40与EIS-60处理则在有机碳各化学组分中均具有较高的含量。2.秸秆还田有效改善了土壤中各层级团聚体结构组成,并显著提高了部分团聚体组分的有机碳含量。在0-20 cm土层,SG与EIS-20处理对超大团聚体(LM)、大团聚体(MA)、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中的颗粒有机质(m M-POM)与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中的粉粒+黏粒(m M-SC)组分的质量比例与有机碳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在20-40cm与40-60 cm土层,EIS-40与EIS-60处理均有效促进了LM、MA、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外的粗颗粒有机质(MA(c)POM)、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m M)、m M-POM与m M-SC等组分质量比例与有机碳含量的增加。此外,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EIS-20处理的m M-POM与m M-SC组分的质量比例与有机碳浓度均具有较大程度的降低。3.秸秆还田有效促进了表层土壤HA与FA结构特征的改变,其中EIS-20处理的变化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SG与SM处理。秸秆均匀还田相较于其他处理显著促进了作物秸秆的分解与转化,增加了土壤HA中脂肪族化合物、酰胺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使土壤胡敏酸及富里酸的分子结构趋于简单化。而SP、SG与SM等处理则增加了土壤HA中芳香族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了土壤HA与FA的芳香度与缩合度,使土壤胡敏酸及富里酸的分子结构趋于复杂化4.SG与EIS-20处理有效促进了表层土壤有机碳中烷基碳及烷氧碳组分含量的增加,提高了脂肪族碳/芳香族碳的比例,增强了有机碳分子的脂族性,使土壤有机碳的分子结构趋于简单化、年轻化。但随着土壤深度的逐渐增加,土壤有机碳组分中甲氧基碳和烷氧基碳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而芳香碳的比例逐渐升高。EIS-40与EIS-60处理在20-40 cm与40-60 cm土层则有效促进了土壤有机碳中长链复杂脂肪碳的形成,驱动了深层土壤中有机碳的更新与活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热稳定性。5.SM与SG处理有效促进了表层土壤中细菌群落丰度的增加,而EIS-40与EIS-60则在深层土壤中具有最高的细菌多样性。同时,EIS-20与SG均有效增加了表层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纲(Bacteroid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而EIS-40及EIS-60处理则增加了深层土壤中Gemmatimonadaceae与Nitrospira等菌属的相对丰度。此外,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纲(Bacteroid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团聚体形成及有机碳分子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与芽孢杆菌门(Gemmatimonadetes)则是影响深层土壤中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分子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6.SM与SG在0-20 cm土层中真菌群落丰度显著增加,而EIS-40与EIS-60处理分别在20-40 cm以及40-60 cm土层拥有最高的菌群多样性。同时,秸秆均匀还田也显著增加了各土层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及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的相对丰度,其中EIS-40处理在20-40 cm与40-60 cm土层也具有最高的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相对丰度;而SG与SM处理在0-20 cm土层也具有较高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及Mortierella菌属相对丰度。此外,子囊菌门(Asc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以及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等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以加速土壤活性及惰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积累,并促进土壤有机碳结构的烷基化以及土壤中微团聚体及大团聚体的形成,而这一结果则在秸秆均匀还田处理中效果最为明显。总的来说,秸秆均匀还田及秸秆颗粒还田对于改善表层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群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从不同深度秸秆还田来看,秸秆均匀深还更有助于促进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并改善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是一种较为适合在东北黑钙土区推广的秸秆还田模式。
其他文献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等功效,是我国传统中药材。目前,五味子果实作为药用部位常应用于营养和功能性食品中,而五味子藤茎作为非药用部位,同样含有大量活性成分,因此,开发利用五味子藤茎对于扩大五味子药用资源有重要意义。木脂素是五味子藤茎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具有肝肾保护、抗肿
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造就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变迁,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未竟的事业。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资本主义率先开启了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矛盾发展中应运而生。在吸收借鉴改造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稳步推进,并呈现出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是对现代化的批判,是对现代化内在规律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每一次社会的重大转型都会导致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领域的巨大变化。当代中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着现代社会做整体转型,教育也随之由近代型向现代型转化。身处系统中的学校应清晰地认识到外部发展趋势,形成自我发展意识,认清发展方向,将有利条件与自身校情相结合,走主动变革之路,以适应乃至推动社会的进步。从组织变革理论来看,现代学校转型涉及学校组织内部人、任务和技术、组织结构四个变量。本研究以组织结构的
在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基于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特征,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决定了必须要提高土地产出率,尤其表现为化肥的过量投入。化肥大量投入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不合理或过量施用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不仅突出表现为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酿成隐患。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持续性推进农业化肥减量化已经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关切。2015年,政府提出“
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选取上海区域作为个案,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实践进程以及传播的主体、载体、途径、内容等,归纳总结了上海地区早期传播的特征与启示,阐述了上海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进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在中国革命面貌改观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1996年,印度在第51届联合国大会中递交了其草拟的《国际禁止恐怖主义公约草案》供各国讨论;2000年,第55届联合国大会开始审议印度订正后又递交的《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草案》的工作文件。这一草案在第2(1)条对“恐怖主义犯罪”定义如下:“本公约所称的犯罪,是指任何人以任何手段,非法和故意:(a)致人死亡或重伤;或(b)致使公共或私人财产、公共场所、国家或政府设施、公共交通系统或基础设施遭受
蒙古白丽蘑作为传统食药用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采挖,以及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蒙古白丽蘑产量连年下降,已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应用及产品开发。固体发酵产物以其培养较为简单,成本低廉,可作为蒙古白丽蘑野生资源的有效补充手段,但是蒙古白丽蘑固体发酵产物是否可以替代蒙古白丽蘑子实体用于药物或食品开发,尚无数据支持。本文拟系统评估蒙古白丽蘑固体发酵产物的抗肿瘤活性
目的:通过对纳入研究的人员证候表现进行聚类分析,探究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再通过苍膝通痹胶囊、仙灵骨葆胶囊及硫酸氨基葡萄糖在临床中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上的差异进行观察比较,确定苍膝通痹胶囊的临床治疗作用及治疗优势;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苍膝通痹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保护膝关节关节软骨的药物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科学分析,阐释该药物作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通过动物体外细胞实验对
始于1978年的中国农村改革,确立了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农户成为农村经济中的基本单元。在中国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转变的历史进程中,狭小的农户经营必定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1980年代起,中国的农户就开始进入一个分化的时代。小农户的渐次退出与家庭农场的崛起,必然是一个不可规避的历史进程。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与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家庭农场“生成——绩效评价——成长要素”的逻辑分析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