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出露的糜棱岩进行了详细的变形构造、变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及矿物包裹体的研究,提出了阿尔金断裂带的形成时代,并探讨了阿尔金断裂带最大累计走滑位移量,同时对走滑过程中伴随隆升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以及活动走滑作用与逆冲作用的耦合关系及其与伸展作用的调节关系的研究,初步认识了走滑作用对高原北部隆升的贡献。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出露一套花岗质和角闪质糜棱岩及糜棱岩化岩石,经研究表明这套岩石是左行走滑剪切过程中同构造深熔作用的产物,是韧性转换挤压作用的结果。并在糜棱岩中首次发现剪切作用下形成的定向排列的长柱状深熔型锆石,这种锆石的晶体长轴方向与拉伸线理方向一致,代表走滑剪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方向。这一发现不仅说明能够利用定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来确定构造年龄,而且为确定阿尔金断裂的形成时代奠定了基础。利用单颗粒锆石离子探针(SHRIMP)定年测得这种定向排列锆石的年龄为239—244Ma,另外,测得同样糜棱岩样品中定向生长的角闪石的40Ar-39Ar年龄为223—226Ma,表明了同构造深熔作用发生在印支期,说明阿尔金断裂带至少在印支期发生了强烈的走滑运动。在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北大窑-红柳峡地区出露一套来自于上地幔的橄榄玄武岩,在红柳峡地区其火山岩的K-Ar年龄为106—112Ma,而切割其火山岩的火山岩脉的40Ar-39Ar年龄为83Ma,在北大窑地区,发育在断裂带内的橄榄玄武岩的K-Ar年龄为99-105Ma,这套火山岩以熔岩层的形式被夹在白垩纪地层中,故时代为白垩纪,并且这套层状的火山岩已发生了同斜褶皱,同时,在阿尔金断裂带东侧、祁连山北缘,所伴随走滑过程形成的逆冲叠置岩片(J)中发现了大量的无根同逆冲构造的花岗岩浆活动,表明了阿尔金断裂带在走滑过程中,地壳加厚并产生了地壳熔融,由此可见,其83—112Ma火山岩的存在,是阿尔金断裂带再活动的证据。利用TM和SPOT卫星影像资料以及野外和室内的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及沉积学、年代学研究发现,在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发育一种特殊的长条状谷地地貌,其长宽比约大于50,谷地两侧的长边界由直线型具走滑分量的正断裂控制,谷地内分布新生代地层,阿尔金主断裂通过谷地,并在谷地内形成一系列走滑地貌。以谷地为中心两侧为反向的逆冲构造,使谷地两侧的由古老变质岩组成的地质体垂向挤出,构成长条形山体,这种特殊地貌我们称之为走滑断陷谷地(盆地)。这种巨型长条状走滑断陷谷地于上新世开始形成,全新世时期其地貌特征基本形成,它是阿尔金断裂带走滑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类型的地貌,是转换挤压作用和隆升作用的共同结果。这一认识的提出对认识谷地(盆地)、山脉之间的成因关系,以及早期古老地质体快速抬升的成因及山脉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阿尔金断裂带走滑变形过程中伴随有强烈的隆升作用,其方式、规模各不相同。断裂带走滑过程中的隆升作用是以古老块体的抬升形式而表现。抬升形式总体以“逆冲构造+走滑构造”为主,根据构造组合特征划分为四种类型。党河南山是阿尔金断裂带走滑过程中形成的。阿尔金断裂带的肃北,阿克塞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左行走滑速率为20-22mm/yr,伴随的隆升速率为5-11mm/yr。阿尔金断裂带走滑、逆冲、伸展之间可相互调节,肃北党河南山地区走滑速率从22.5mm/yr变为17mm/yr,部分能量转化为5mm/yr隆升速率造成山脉(党河南山)的形成和4mm/yr的伸展速率形成肃北盆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变形构造几何学、岩石学以及区域构造对比研究,提出了在早古生代时期西昆仑和阿尔金南缘、柴北缘处于相同的构造背景之中,阿尔金榴辉岩带向西可能延至西昆仑,以及柴北缘蛇绿岩带向西与阿尔金南缘蛇绿岩带相连,再向西与西昆仑库地北蛇绿岩带相连,后被阿尔金断裂所切割。因此,得出了阿尔金断裂最大累计左行走滑位移量大约为900公里。阿尔金断裂带走滑过程中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分支的逆冲断裂,逆冲作用使得前新生代地质体抬升成山。因此其走滑作用形成和控制了祁漫塔格山、党河南山、祁连山的崛起和分布,并控制了青藏高原北部生长、扩展的方向和调整、制约了盆—山耦合关系。对阿尔金断裂带形成时代研究的同时对活动走滑作用与逆冲作用的耦合关系研究及走滑作用对高原北部隆升的贡献研究,不仅对重塑阿尔金断裂带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建立青藏高原的形成尤其是高原北部的隆升和扩展模型提供直接的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