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替硝唑(TNZ)属于硝基咪唑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具有潜在致癌性,农业部规定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零。本研究通过对KM小鼠的血液、肌肉、肝脏的残留检测,选择最适宜的TNZ残留检测部位;根据本实验所使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为相关的检测部门提供动物性食品中比较简便可行的TNZ快速无损检测的RP-HPLC法;探讨TNZ对机体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为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提供可靠的毒理学依据;还根据RP-HPLC法所测定的TNZ在血液、肌肉和肝脏中的浓度数据,模拟出TNZ在KM小鼠机体内的代谢消除趋势,由此测算其代谢消除时间,为推测动物性食品中TNZ代谢消除时间提供参考。 将100只实验小鼠分为两批。第一批60只KM小鼠分为5组,使用灌胃法每日按照100mg/kg体重的剂量灌胃TNZ药液,连续5d。5d后,按照投药后不同时间段进行处死采样。采样结束后将血浆样品在13000r/min,4℃离心10min,分离出血清以后,吸取0.5ml血清加入0.2ml的甲醇,涡旋混合1min后再加入0.8ml乙腈,涡旋3-5min至混合均匀,静置10min以上。然后以10000r/min,4℃离心10min后,再次以相同条件将上清液离心,取上清液进行HPLC测定。肌肉、肝脏组织样经过匀浆处理后取0.5g,后面处理同血液样品。 第二批40只KM小鼠进行30d的蓄积性毒性实验。分为4组,按照0mg/kg、100mg/kg、500mg/kg、1000mg/kg体重进行灌胃TNZ药液。30d以后进行处死采样。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的部分取0.3ml血清加入酶试剂以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进行TNZ残留含量测定的部分按照第一批血样与组织样的处理办法处理后,上机检测。 HPLC测定采用Phenomenex Hyperclone BDS—C18柱(150×4.6mm,5μm),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温度30℃,紫外检测波长310nm。 结果表明,TNZ在血液与肌肉的残留期长,残留量高,但是肌肉的回收率与精密度更好,所以应该选择肌肉作为检测的目标。为了防止漏检,可同时检测血液作为参考。 通过本实验所采取的RP-HPLC法,可以实现TNZ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快速无损检测。样品损耗少,检出率高,相对回收率高,变异系数较小。在不同的组织中相对回收率不同。血液与肌肉的平均相对回收率>95%,肝脏中平均相对回收率>82%;血液与肌肉的日内变异系数均<7%;肝脏的平均日内变异系数<18%;日间变异系数:肌肉(9%)<血液(13%)<肝脏(19%)。组织中的最低检测限为1.25×10-5μg/ml,最低定量限为1.25×10-4μg/ml。样品浓度范围在0.008—111.26μg/ml时标准曲线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