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在由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转变。2006年中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全面执行,中国的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在会计的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我国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也是怀着谨慎的态度。2008年9月14日,美国银行放弃收购雷曼兄弟公司,雷曼兄弟随后宣布准备提交法律文件申请破产,标志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公允价值的指责更是不绝于耳,金融界更是把公允价值计量看做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元凶。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本文想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检验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问题,试图为公允价值洗刷冤屈。文章的主体分为四部分: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根据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包括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的概念界定等;再次,分析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企业内的应用情况及对其影响;最后,提出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的有关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是建立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价格模型和盈余反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否增强了会计数据的增量价值相关性。关于研究结果,本文通过价格模型的检验,得出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提高了会计数据的解释能力;通过盈余反应模型的检验,得出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的结论,并且得出2008年的数据解释能力高于2007年数据的结论,说明随着公允价值的应用,会计数据的解释能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本文的研究结论跟国内外学者的验证结果基本相似,但有不同。已有研究大都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各部分资产进行价值相关性研究,得出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价值相关性的结论,但本文中所研究的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是否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并且实证检验的结果证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说明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公允价值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达到了准则制定者预期的要求。为后面公允价值的大胆应用提供一定的实证证据,同时为金融危机的公允价值洗刷了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