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非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ny_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瞻性分析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与非早期复发相关的预测因素。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首次进行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79例,其中男性55例(69.62%),女性24例(30.38%),平均年龄59.90±7.62岁,阵发性房颤62例(78.481%),持续性房颤17例(21.519%)。所有患者术前必须至少有一份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证实为房颤,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并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除外左心耳及左心房血栓。若超声证实患者存在血栓,则口服抗凝药至血栓消失后择期手术。术前签属手术知情同意书,由经验丰富的心血管专业人员和电生理专业人员进行电生理检查和消融,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给予抗凝治疗3个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4周。术后第1、3、6、12个月于门诊复查,以患者出现房颤复发作为随访终点。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后是否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房速、房扑及房颤)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之后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结果分析、计算风险比,检验标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评价相关因素对房颤消融术后非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结果:截至2016年9月术后复发28例(35.44%),其中高血压患者21例(75%)、早期复发患者24例(85.71%)。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在高血压、电复律、早期复发、围手术期服用ACEI或ARB类药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口服ACEI或ARB类药物患者的非早期复发率(22.86%)显著低于未服用该类药物的患者(45.45%)。持续性房颤组术后非早期复发率(41.18%)高于阵发性房颤组(33.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HR=3.220,95%CI:1.196~8.670,P=0.021)、早期复发(HR=10.471,95%CI:3.110~35.262,P=0.000)是射频消融术后非早期复发的高危因素。  结论:高血压及早期复发是术后非早期复发的高危因素。围手术期口服ACEI或ARB类药物患者消融术后非早期复发率显著低于未服用该类药物的患者。
其他文献
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更是学院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特色专业更应该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突显人才培养的特色性.鉴于我校特色专业建设处于摸索建设阶段,本
本文总结了在总分馆建设背景下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意义,并深入研究了它的直属管理和托管服务管理模式,以及促进推广服务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各地总分馆建设背景
自2013年9月开始,“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新时期对外开放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优先领域.因此,中国建筑类企业必然是先行者.“一带一
产教融合背景下,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为载体,提炼网络客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网络客服岗位职业能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探索《网络客服》课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工智能已经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的便利的,像扫地机器人,商场的智能指引等等,对于艺术传播来说,也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着,